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媒体关注中国经济发展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2004年5月7日

温家宝总理的德国之行使德语媒体更为重视中国经济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

https://p.dw.com/p/50Zv

南德意志报认为,中国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使人感到不安,但如果硬性着陆,则会影响中国的社会稳定:

“温家宝在柏林提出,应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国家。但看来他也完全知道,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并非由市场主宰。香港远东经济周刊报道说,2003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7%都投入了工厂、房地产和高速公路建设,其中70%是国家资金。除了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外,数十亿、数百亿的资金却消失在高尔夫球场、别墅、写字楼和娱乐园等建设项目中,有的金钱投入到炼钢厂或汽车制造厂,但这些工厂没有人需要,也永远不会赢利。这样的投资大多不是由企业、而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的。

现行政治体系使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中国既没有反对党、也没有独立新闻界监督干部,唯一衡量他们的标准就是其管辖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他们可以获得优惠的贷款,国家银行仍然以政治标准、而不以经济标准发放贷款,所以都处于衰败状态。再加上腐败这个最佳添加剂,美妙的泡沫就形成了。”

与南德意志报相反,德国的日报认为,目前国际股市对中国经济前景感到“不寒而栗”是没有道理的。日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人们在国际政治上把目光凝聚在中东的同时,中国成了世界经济上引人注视的目标。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取消了与日本和韩国的合作,把目前还停留在纸上的德中合资项目说成是亚洲战略的新选择。这成了一种时尚,似乎在中国投入一元人民币,其价值就等于投资相应日元或韩元的两倍。中国梦做过了头,人们就会担心这样的梦有些不对头。西方和日本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感到不安,主要来自这种潜在的担忧。

但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经济形势,就可以看到一幅多层次的景象。一些原材料,如铁矿石、焦炭、钢材、铝材和废铁的国际市场价格急剧上涨确实是中国需求增加造成的。但说中国应对原油价格上涨负责,就与事实不符了。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只占全球消费量的7%。

还有房地产业,它有投机和泡沫之嫌。但也要看到,中国的需求极大。今后十年内,至少有二亿人口将从农村移居城市。另外中国的购房人有偿还贷款的良好信誉,他们有足够的储蓄。这个领域看起来像泡沫,其实不一定就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