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在联合国的声音:不主张权力政治

2003年1月2日

自1977年以来,德国总共四次进入联合国安理会。于她而言,对国际事务纯粹地例行公事、敷衍了事还并不多见。

https://p.dw.com/p/35xj
德国驻联合国大使君特.普劳伊格尔图像来源: AP

2003年1月,德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两年。当2月份德国轮流担任主席职位的时候,联合国安理会正好可能会就伊拉克战争的决议进行表决。联合国的外交官们认为,批准军事行动只是下策。根据联合国规定,采取这一步骤的前提条件是,至少要发现一个对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造成威胁的罪证。

自1977年以来,德国总共四次进入联合国安理会,于她而言,纯粹地例行公事敷衍了事还并不多见。

1970年的时候,如今德国驻联合国大使君特.普劳伊格尔还只是名29岁的年轻外交官,他在帮忙德国进入联合国的筹备工作。而当时,联合国里只有两个德语国家。

现在,在他升任德国驻联合国代表处最高职务的六个星期后,德国也在2003年1月第四次进入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安理会,并将在二月担任为期四周的主席国。

对于这个进程,君特.普劳伊格尔说:“我们不搞权力政治,而是致力于多方面的平等权利政策,并且在过去一直以很具建设性的方式进行。对此我们感到是在安理会成员范围内的一个新的附加的挑战。”

基本上,德国和日本都希望升任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已有很强大,并且也具有很大影响力。

普劳伊格尔说:“如果安理会进行改革,我坚信,德国会被邀请担任常任理事国。我们一直声明,我们很乐意担负起这个更重要的责任。但现在还没有任何变化。就目前看来不象我们期待的那样,这样的改革会在可预见的将来进行。”

假设,要去了解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包括32年前德国外交部的常客和联合国的长期的部门领导-这个假设也被德国外交部长菲舍尔视为多功能外交官的普劳伊格尔视为不可能:

“当时,联合国内部纷争迭起,有很多表决两方面势均力敌。今天,联合国的政策以及表决完全转变。如今联合国比当时要一致的多,而且如果想在这里工作得更有效率,人们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普劳伊格尔坦白承认,德国当时在外交政策上采取羞涩观望原则-至少是在联合国的事务上。除“1950年代以来的观望者”之外,人们也早已把德国当作“联合国会费第三大承担者”以及“联合国论坛的组织者之一”来看待。

普劳伊尔证实说:“在美国之后,今天德国是在世界各危机地区,包括欧洲、亚洲以及其它国家,派遣出第二大维和部队。而在将来,我们会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