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关税会来的 哈贝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2024年6月24日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前夕,欧委会宣布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提高关税。关税争端也由此主导了哈贝克此次中国之行。而在此期间,欧中双方宣布将展开谈判,被认为是哈贝克的一个成功。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专家迪特(Heribert Dieter)教授就此接受德国之声专访。

https://p.dw.com/p/4hRIe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期间,中欧宣布展开关税争端谈判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期间,中欧宣布展开关税争端谈判图像来源: Sebastian Gollnow/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问中国期间,中欧宣布将就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争端展开谈判。这被视为哈贝克此行的一个成功,您赞同吗?

Heribert Dieter:总的来说,对哈贝克是一个成功。但欧洲人不会在中国的影响下全面刹车,因为这也是欧洲的利益所在。关税会来的。我想,双方可能会就关税的种类、额度交换意见。但根本的问题,哈贝克也无法解决。

中国经济处境困难,特别是房地产危机;内需疲弱,因为人们对处境的改善没有信心。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要求,通过增加出口来摆脱危机。但这必须在其它国家愿意购买中国产品的情况下,才行得通。美国人不愿意。欧洲也出现阻力。所以从根本上,哈贝克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德国之声:中方间接肯定了德国的立场,称欧盟挑起贸易争端,而哈贝克以及德国则支持开放市场,--当然,德国也担心豪华车会成为反制的目标。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中引述哈贝克说,德中都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和受益者,--似乎德中双方立场接近。您怎么评价?

Heribert Dieter:德国企业特别是汽车工业当然希望保持积极的对华关系。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提高关税,可能会导致中方对德国产豪华车--奔驰、保时捷等提高关税,这当然损害这些企业的利益。但这些企业并不代表德国经济界。

必须清楚地予以区分:有少数大企业明显更希望与北京保持友好的关系,但在德国也有很多业界人士有不同的观点。他们看到中国经济是不透明的,没有人知道补贴是如何运作的,以何种条件流向何方。这是一个长年的痼疾。也还没有解决之道,因为那将需要中国彻底改变其经济体系。这样的期待是不现实的,即期待总书记习近平将经济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

面对这些难题的不仅是许多德国企业,还有欧洲其它国家的许多企业。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也并不朝这个方向转变。近些年来,中共的干预在加强而不是减弱。这让许多企业难于与中国供应商竞争。经合组织国家政府日益受到压力采取守势,告别自由主义贸易理念,转向对贸易进行调控的辅助工具。没有人对这种局面感到高兴。但在世贸组织框架内,没有可对中国的补贴政策进行审核的机制。

当然,只是顺便提一句,现在欧洲和美国政府--美国政府自身开始大规模实施补贴,"我们去适应中国的战略,而不是反过来"。这是个大问题,导致贸易冲突。从经济史上,我们知道,这没有好处,但没有人说,我们现在坐到一张大圆桌前,重新谈判制定世界贸易的规则。所以才有这些贸易冲突。

哈贝克与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会晤
哈贝克与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会晤图像来源: Sebastian Gollnow/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哈贝克访华前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措施,使这一议题主导了他的此次行程。作为德国经济部长,他原本想要实现的议程是什么呢?

Heribert Dieter:对一位德国经济部长来说,去中国当然是值得的目标。一方面,就如同对所有政治领导人一样,外访总能转移对国内存在问题的视线。另一方面,中国对德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市场。德国企业对中国的出口,超过排在后面的六个欧洲国家对华出口的总额。过去还更高,现在德国对华出口已经有所回落。

反向来说,德国也从中国进口一系列产品,包括娱乐电子产品、数据处理器等。双方贸易往来显著,但也有阴影:一方面,更多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的竞争条件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德国中小企业,对于中共对企业的干预顾虑增加。另一方面,中美地缘政治冲突。许多年里,德国企业以为,这不会对其产生多大的影响。而现在,他们突然发现,政治的影响比他们所想的要大得多。

我举一个例子: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巴斯夫在中国推出一个大型投资项目,是巴斯夫135年历史上最大的单一投资项目。突然间,美国政府表示,希望巴斯夫能减少在中国的投资活动。这不单令巴斯夫、也令整个德国经济界感到震惊。

所以,德国企业如何规划在中国的未来,这也是德国经济部长访华的重要议题。

德国之声:您提到中美关系,还有另一个地缘政治因素--乌克兰战争是哈贝克此次访华明确谈及的。他说,这是德国采取"去风险"战略的重要原因。有媒体评论说,此前总理肖尔茨访华时并未作出如此直接的表态。您怎么看?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专家迪特(Heribert Dieter)教授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专家迪特(Heribert Dieter)教授图像来源: Lorenz Widmaier/SWP

Heribert Dieter:德国总理和经济部长属于两个不同的政党,总理肖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数十年来一直宣称,经济往来能确保和平。经济部长哈贝克所在的绿党则特别是在乌克兰战争以来,一再要求扩大军事上的回应。哈贝克本人也是。因此,哈贝克明言也不令人意外:我们想要降低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想要改变供应链,--当然这并不是经济部长的任务,而是德国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抗危机性。哈贝克所在的政党也是德国联合政府中无论对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更强硬的一个政党。所以他在中国的表态也是本党阵营所欢迎的。

德国之声:哈贝克此行未能与中国总理李强会晤,据称是日程安排原因。而媒体推测,这也与他及绿党对北京的批评立场有关。您如何评价?

Heribert Dieter:这是中国政府有意释放的信号,即不同意哈贝克及其政党的对抗政策。中国政府非常擅长发出这样一些小的政治信号,以此对德国政府、至少是经济部长作出批评。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