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何清漣專稿:今年在華國際投資為何下降?

何清漣2005年6月22日

今年中國引進外資數量下降,大量風險資本裹足不前,預示投資中國的狂熱正在過去。旅美著名時事觀察家何清漣為本網撰文分析,中國政府正在堵死風險資本的進出管道,原因只有一個:為人民幣升值做準備。

https://p.dw.com/p/6orA
升值!升值!中國在為人民幣升值做準備圖片來源: AP


正當中國以驕人的引進外資成績自豪時,進入中國的外資卻相應有所減少。6月1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投資企業數量與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均出現下降。1-5月份,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6,437家,同比下降4.75%;合同外資金額649.71億美元,同比增長14.8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3.66億美元,同比下降0.79%。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中國引進外資的資本結構中,風險投資所佔的比例不低。今年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頒發的11號文件與29號文件,對中國的風險投資流向發生了很大影響。

中國外匯管理局1月24日頒布的《關於完善外資併購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被簡稱為「11號文件」),此文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範資本外逃。但由於規定不夠細化,不具有可操作性,外管局緊接著於4月8日頒布了《關於境內居民個人境外投資登記及外資併購外匯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29號文」)。這兩個文件在國際風險投資者看來,是一種趨嚴、收緊的資本政策導向,其目標都是為了增加風險投資退出的難度。

據說,目前中國的風險投資所有的項目都受到了這兩個文件的衝擊,處於停滯狀態。業界人士認為,擁有海外資本通道、以尋找資金安全退出機制「套現」為目的的風險投資,其操作慣例為投資和退出都在境外——即「兩頭在外」,最終實現被投資企業的海外上市或境外併購。

據瞭解,國際風險投資慣用的資本運作模式為:資本注資境內母公司後,以其子公司名義在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簡稱BVI)等地離岸註册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收購境內營運公司,然後由擁有優良資產的控股公司實現在境外上市。這類投資如果看不見出口便不會進入,而通常情況下的主要退出路徑為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與收購兼並。

而現在風險資本的兩條出路都已經被全完堵死,迫使風險資本裹足不前。這當然不是中國政府出台那兩個文件的初衷,但引起的結果卻如此,進而影響到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許多原擬上市的項目暫告擱置。

Nationalbank China Haupteingang in Peking
為迎接人民幣匯率浮動,中國央行不惜阻遏投資圖片來源: AP

中國政府為什麼要堵死風險資本的進出管道?只有一個解釋:為人民幣升值做準備,不希望風險資本快進快出,趁人民幣升值之機撈一筆就走。

但結合所有情況分析,可以看出一個趨勢,即中國狂熱正在過去。許多投資銀行的經理人已經無可奈何地承認,全球範圍內對中國上市的興趣下降,投資基金已經轉向其它市場。一些投資於實業的外商們正在撤資,僅僅只是剛開了一個頭而已。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