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大逆转后的中国
2022年12月初,中国防疫政策突然180度大转弯,放弃了严苛的“清零政策”,选择迅速、全方位放开。此后,中国上下开始疫情海啸。感染潮伴随着抢药潮,同时医院和殡仪馆人满为患、不堪重负,情景可谓惨烈。
走向“阴性清零”
在中国12月初放宽防疫政策后,感染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据网传的一份“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议纪要”,仅仅20天内,中国累计感染2.48亿人,仅12月20日一天,全国就新增了约3700万感染病例。彭博社以及《金融时报》从与会人士处确认了这份会议纪要的真实性。很多中国人的直观感受是:身边的人都阳了。黄桃罐头也突然紧俏。
全国抢购退烧药血氧仪 重金难求Paxlovid
伴随着这波感染潮的是中国各地民众疯狂寻找药物、抢购药物和血氧仪的现象。中国很多地方出现感冒退烧药断货、短缺的情况,一些城市实施了药物限购。这也引发一些质疑:政府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与此同时,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新冠口服特效药Paxlovid更是一药难求,印度版的仿制药同样被热炒,中国媒体《第一财经》都在报道中表示,“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熟悉的桥段再次上演”。
医疗系统人满为患 官方数据完全失真
感染海啸也给中国卫生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人满为患的医院、生命垂危的患者、精疲力尽的医护人员、殡仪馆和火葬场排起长队——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而中国官方公布的新冠感染和死亡数据,与真实情况已完全脱节。根据官方数字,自12月初中国死于新冠的只有十几人,这与民众的认知、一些媒体发自医院和殡葬机构的报道结论相差甚远。
老年人受伤害最大
很多媒体和公共号文章指出,中国的医院和诊所里近日满是老年人(图为1月3日的上海同仁医院)。早在12月中旬,外媒就陆续报道指出,北京等城市的殡仪馆和火葬场异常拥挤。从12月中下旬开始,不少人在社媒贴出家里有长辈去世的消息,甚至中国媒体也报了“6天,共和国痛失16位院士”这样的消息。不过,中方的报道没有点明这些高龄院士的死因。有网易公共号文章在12月24日说:“3天9位院士逝世,不缺医疗的他们都撑不住,更不用说普通老人了。”
感染潮从城市向农村蔓延
前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12月底的凤凰财经会上表示,他估计北京的感染率可能已超80%,甚至更高。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也于12月底称,中国这一波疫情的感染率已经非常高,许多大城市已超过50%,农历春节将达80%。上海交大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团队近日联合发表的研究初步判断,这波新冠感染潮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已于2023年元旦前后越过高峰。而农村地区将在一月迎来高峰。相比较城市地区,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更匮乏(图为四川资阳农村的一位患病老人)。
数据分析:染疫死亡将在1月23日达到峰值
据英国健康资讯分析公司Airfinity12月下旬估计,中国目前每天数千人死亡,最终可能有上百万人死于新冠(图为12月18日北京的一家火葬场)。该公司还预测,中国染疫死亡将在2023年1月23日达到峰值,到时单日死亡病例将上升至2.5万例左右。而1月23日正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二。
中国宣布“0+0” 多国开始对华检疫
中国官方在12月26日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对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及集中隔离,对国内的新冠感染者也不再进行隔离。同时在入境限制放宽后,将进一步优化外籍人士来华安排,在未来“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这让一些国家开始担忧来自中国的病毒输入以及可能的病毒变异问题。日本、美国、法国(图)等一些国家率先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入境者实施隔离或者核酸检测等入境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