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图片:瞧,这就是:殡葬师弗里茨•罗特的日常生活

2010年6月1日

德国有句俗话说,“一图顶千言”。看了这一组图片,您就对“千面德国”中的人物的日常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https://p.dw.com/p/MjGd
弗里茨•罗特在与记者José Ospina 交谈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1
殡仪馆:科隆附近贝尔格什-格拉德巴赫城边的小山坡上,有这么一个不寻常的地方——“人性陪伴之馆”。这不仅是一个用来哀悼的地方,也是一个教会人们如何对待悲哀的地方。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2
弗里茨·罗特在殡仪馆的图书室里。他说,即使诊断他得了不治之症,他还是会有很多新的想法。不过,“总有一天会干够的”,他引用莱茵兰人的口头禅道。对他的身材,他也有想法,“我1.82米高,115公斤重。要是100公斤就好了!”罗特透露道。尽管如此,他还是很高兴今天有寿司吃。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3
哀悼室:这里被罗特称为“灵魂乡村旅馆”,里面所有哀悼室和遗体告别室都有窗户。前来哀悼的人一直能看到屋外鲜活的大自然,使他们能在困惑和绝望中想到:生命不息,我们要继续生活下去!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5
“思念之路”:弗里茨·罗特认为艺术是抒发情感的最佳途径。“思念之路”是一条地下通道,它借助艺术,引领哀悼者们走过他们的情感世界。这是一个感性之旅,目的是让他们正视死亡,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6
死讯:死讯传来,死者亲属霎时会有石崩地陷之感。这盏可怜的灯表现的就是我们的日常状态,初始的震惊过去之后,记忆会如潮水般涌来......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7
生活瞬间:这里是“追忆室”。在这儿,亲属们可以意识到,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关系都是脆弱、不堪一击的,包括友情和婚姻。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8
布丽吉特:墙上的名字提醒我们,我们不是孤独的,即使在我们死了以后;也提醒我们,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不论是生还是死。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9
没有时间:“每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弗里茨·罗特说。死亡再令人悲哀,但还是会有一些与死者有关的逸闻趣事值得亲友回忆。所以罗特认为,除了严肃哀悼纪念,亲友也应该笑,笑死者生前那些好笑之事。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10
滑板:一个亡童的滑板告诉我们,很多细小的物事能让死者在我们的眼前鲜活起来。“要用心灵去看,”罗特即兴引用了诗人诺瓦里斯的一句名言:“万物中我看到同一个画面。”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11
玩家:活着是最大的幸运。人不应该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所以弗里茨·罗特要求大家“不要等待死后过上天堂般的日子,而要在现实生活中孜孜以求。”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12
死胡同:人有时会遇到真实的或者臆想的“坎儿”,譬如自己的孩子没了,丈夫或妻子死了,朋友死了,怎么办?生活如何继续?罗特建议大家用心记住德国女诗人希尔德·多明的诗:“不要倦怠 | 而是向(生命的)奇迹 | 伸出手| 轻轻地 | 象伸向一只鸟”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13
日式花园:这个日式花园意味着:世间除了忧伤和痛楚,还有美好的物事。水流潺潺、枝叶婆娑、大自然的缤纷色彩,这些,都能让悲哀的人们重新想到生活的乐趣。图像来源: DW

Gesichter Deutschlands Flash-Galerie FrRo14
弗里茨之墓:一位同名人的墓。弗里茨·罗特的梦想是:人们对待死亡应该就像对待生活和爱情那样!图像来源: 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