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下一个赛场:商业太空竞争

2024年6月6日

美国商业太空公司遥遥领先于中国。但是专家认为,受中国政府支持的商业公司将会快速追赶,五到十年之后格局将大为不同。

https://p.dw.com/p/4gkEi
嫦娥6号的月球使命受到广泛关注
嫦娥6号的月球使命受到广泛关注图像来源: Jin Liwang/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嫦娥六号探测器本周(6月4日)实现人类航天史上从月球背面的首次起飞返回,展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的进步。中国政府现在希望其商业部门能够赶上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等竞争对手。

中国公司远远落后于以SpaceX为首的美国领先企业,后者计划于本周四(6月6日)发射“星际飞船”(Starship),有朝一日可能藉此将人类送上火星。

不过,专家们告诉法新社,随着中国政府意识到一个稳固的商业领域可以为其现有能力带来的提升价值,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分析师陈岚(Chen Lan,音译)说,这甚至可能类似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样由马斯克创立的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是行业领跑者,但现在却面临着众多中国对手的激烈竞争。

“五年后,SpaceX可能会感到压力。”陈岚告诉法新社记者,“当一头狮子(特斯拉或SpaceX)面对一群狼(中国公司)时,今天电动汽车市场的局面很可能会再次发生。”

中国企业比亚迪最近超越特拉斯,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电动汽车公司。

月球探测器嫦娥6号发射成功

中国政府在2014年底才向私人资本开放部分航天领域,但此后数百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例如,周四一枚谷神星一号(CERES-1)商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入轨道,这是今年中国公司计划的数十次发射之一。

咨询公司轨道门户(Orbital Gateway)创始人库尔西奥(Blaine Curcio)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规模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

他说,虽然SpaceX比中国的同类公司“遥遥领先”,但“如果我们把中美两国最发达前五名或者前十名发射公司进行比较,中国可能更胜一筹”。

“最关键的十年”

中国政府已将人类送入太空轨道,建造了空间站,并实现了在月球和火星上漫游车着陆--中国的目标是分别在2030年和2033年之前在月球和火星上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陈岚说,相比之下,商业部门目前的重点是低成本运载火箭和开发小型卫星。

然而,据中国央视(CCTV)4月份的报道,这种发射能力对于中国建立超大型卫星星座的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正在开发两个这样的网络:由13,000个航天器组成的“国网”和设想由12,000个航天器组成的G60“星链”。

不过,中国目前在轨的卫星只有数百颗。

中国央视称,速度至关重要,因为中国的卫星计划面临多个竞争对手,而且在轨航天器数量和可用频率都受到限制。

报告多次提到SpaceX公司,该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作平台,其星链(Starlink)卫星星座现已覆盖数十个国家。

空间新闻网站SpaceNews.com编辑琼斯(Andrew Jones)写道,中国以类似的方式利用商业发射能力将“帮助传统的国有企业专注于民用和军用项目……同时还能提升中国的整体发射和航天能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中国央视援引国内公司“陆地空间”(Land Space)代表的话说,必须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抓住机遇,“帮助我国掌握未来太空的话语权”。

对宇宙的控制已经成为中美竞争的另一个舞台,双方都指责对方隐瞒其太空计划的军事目标。

一位前美国太空司令部负责人最近说,与中国竞争的未来十年是历史上“最关键的十年”。“我们输不起。”他说。

欧中月球合作 是否面临政治风险?

库尔西奥说,中国的国有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有着“深层联系”,许多商业公司都是由国有公司的前雇员或政府机构的学者创办的。

他说,“由于国家不愿放弃对任何事情的垄断”,而“公司‘被允许’做的事情上限较低”,因此这种关系并不总是简单明了的。

尽管如此,中央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与日俱增。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国最高决策者年度会议上,该行业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以“培育”。

库尔西奥说:“几乎每个省都有某种航天产业发展计划,许多城市也有同样的计划。”

据官媒报道,中国在2023年进行了26次商业发射,其中包括陆地空间公司的朱雀二号火箭,这是世界上第一枚液氧甲烷燃料火箭。

陈岚说:“下一个里程碑将是猎鹰9号级运载火箭和第一级再利用,”几家公司有望在2024年实现这一目标。

在中国今年计划的100次发射中,商业部门应占30次。

天体物理学家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认为,相比之下,2023年美国的109次发射中,SpaceX占了98次,这凸显了美国公司目前的优势。

但陈岚说,五年后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因为差距会继续缩小”。


(法新社)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