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相互提防相互依赖
2006年3月22日“俄罗斯努力使国际社会重新承认其大国地位,但西方在八国集团中只给莫斯科半个席位、拒绝接纳它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断批评俄罗斯国家。于是普京打出了亚洲牌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原料牌,能源是他的有效手段。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越来越被世界视为大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以后,中国明显地与西方民主模式划清了界限。在这个问题和涉及国际协调的问题上,中国找到了俄罗斯这个伙伴,最近的伊朗核纠纷就是一个例子。
但对北京具有战略意义的却是俄罗斯的能源储藏量及其仍然巨大的军事潜力,今年中国将首次开始储备石油。普京访问北京前,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在记者会上说,俄罗斯要扩大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准备今年通过铁路向中国提供1500万吨石油,九十年代讨论的远东输油管道将再次提上日程。”
仅去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就增长了30%,能源和军备领域的合作是其中的重头戏。南德意志报既看到了中俄两国合作新关系,也发现了两国关系中潜在的问题:
“北京与莫斯科之间一度紧张的关系早已变成了战略利益共同体。繁荣的中国渴望获得俄罗斯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此外北京大规模向俄罗斯订购喷气式战斗机和军备,从而扶持了衰败的俄罗斯军火工业。为了遏制美国的影响,两国在伊朗核冲突等政治问题上结成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同盟。
不过,友谊有其界限。正如一家俄罗斯报纸星期一所说,中国已成为与俄罗斯能源康采恩进行竞争的力量。去年,俄罗斯的卢克石油公司在为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进行的角逐中失败,这家企业最后卖给了中国国营的石油天然气公司。
此外,莫斯科对中国在俄罗斯的邻国、甚至在俄罗斯内地的影响不断增大感到担忧。因为在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居民人数急剧下降,而中国移民却在不断增多。俄罗斯的政治家不断煽起人们对土地悄悄失去的恐惧。但在普京访问中国时,这个问题也许至少不会正式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