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不能盲目学习西方的一套”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3月1日

从99年来德国,一直就在一个学生宿舍住,四年多了。由于没有搬过,就有机会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

https://p.dw.com/p/4j6w
德国到处是建筑工地,因为建得很慢图像来源: AP

在离我一站地远,是原来的警察总署,现在已更名为德国电信。四年来,地铁经过此地,一定要左右摇晃。因为那里正在修一个小小的立交桥。刚来的时候,我为德国人的良好管理所折服。这个工地,常常是我的信手拈来的好例子。“你看,德国人的施工,不会妨碍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在国内,这么修个立交,必定是交通中断,尘土飞扬,鸡犬不宁。可是,看看这里,地铁照常行驶,工地上也总是干干净净。”我这样赞赏的对别人说。

慢慢的时间一过就是四年了,地铁还是摇摇晃晃的通过德国电信的那一站,让打盹的我惊醒,做好下车的准备。四年了,宿舍里换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同学,当我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周围环境时,我还是会提到那个小小的立交。“你看,这就是德国的工地,看不到尘土飞扬,甚至你看不到工人叔叔劳动的身影。四年了,在我中国的家乡,十个,二十个立交都已经完工了,可是这里呢?它还在慢慢的进步。但是,它没有完。我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可以竣工。也许因为它的施工并没有怎么妨碍人们的生活,它也没有压力必须竣工。”

是的,这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和德国的目前的区别。中国乱哄哄的,人们忙碌着,计算着,竞争着。是的,我想,那个德国记者说得并不错。中国现在的确是有点太强调竞争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压力,我们好象是为了和别人较劲活着。德国呢?安安静静的躺着。散着步,牵着狗,在规划好了的时间内工作,不多不少。他们享受着生活。是的,我想,普通的德国百姓的确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要活得那么累?为什么中国人要这么挤进德国来?为什么德国需要给外国人工作绿卡?还好,德国人好象没有象美国人一样的问:为什么我们要进口这么多的中国货?

这一切好象来的那么快,仿佛人们一下子忘了,两百年前正是欧洲人,当然也包括德国人,告述中国人:你们要学会竞争,你们要开放国门,进口我们的棉布,机器,和钢琴。中国的皇帝说,你们为什么来中国?我们地大物博,无所不有。

还好,德国的总理没有说,我们的人民聪明勤劳,不需要外来劳工和智力。因为他或许知道,德国的人口正在慢慢下降,过多的规章限制了人们开拓性的创造,资本在无可奈何的外流,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无以为继的窘境。是的,目前的德国,还是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欧洲的龙头。可是,不要忘了,即使在中英鸦片战争的前夕,中国还是无可非议的世界第一大国。

刚来德国时,曾看到一个数据,整个九十年代,德国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起薪,扣除通货膨胀后没有任何提高。十年或许只是经济周期中的短短一段,但不要忘了,从中国皇帝拒绝英国特使的通商请求到鸦片战争开始,不过是短短的五十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又不过短短的五十年。一个庞大帝国的消失,只是这么转瞬间的事。

说到这里,给人以危言耸听的感觉。我想,我的意思,不是中国现在就是扣关而来的鸦片货船,也不是德国就是病入膏肓的中央帝国。历史不会重复。但我们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发现历史的惊人相似。眼见的是实,但眼见的也仅仅是实。要想从纷繁复杂的实中理出是来,需要的是我们的大脑。

德国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守时,礼貌,友好,让人印象深刻。由此而来的社会规范,民主制度让人钦佩可学。但是,在这里五年,我更觉得,给我的警告是,“不能盲目学习西方的一套。” (呵呵,此话摘自中国共产党语录)

此文如为国人所读,希望能因此在听到德国人对中国的议论时,多一点自信和宽容。(宽容来自自信,“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是强者的声音)

此文如为德国人读(呵呵,我知道很多的德国人中文程度足以理解本文),希望能原谅文中对德国可能有的误解和无知,希望能得到“言者无罪”的待遇。

(作者: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