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23条”后首案 邹幸彤等6人疑因“六四”获罪

2024年5月30日

香港23条立法实施之后,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等人成为第一批因新法而被逮捕者。港府指控,邹幸彤在“某个敏感日子”前夕,利用另外5人在匿名社媒平台发布“具煽动意图的帖文”。

https://p.dw.com/p/4gOqm
图为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2021年6月5日获保释后接受记者访问。(资料照)
图为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2021年6月5日获保释后接受记者访问。(资料照)图像来源: Kin Cheung/AP

(德国之声中文网)“六四”35週年前夕,港警週二(5月28日)首度依《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即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拘捕了6人,年龄介于37岁至65岁,其中一人是自2021年便已被收押在惩教所的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

警方指控,邹幸彤自今年4月起透过另外5人,“利用某个将至的敏感日子”,在匿名的社媒平台发布“具煽动意图的帖文,挑起市民对中央政府、特区政府及司法机构的憎恨,及意图煽动网民在较后期间组织或参与非法活动”。

警方还表示,在搜索了其中5人的住所后,发现可能曾被用来发布“具煽动意图信息”的电子通讯设备。《明报》、香港01等港媒消息指出,这5人是邹幸彤的母亲邹刘华珍,以及前支联会常委刘家仪、关振邦、社民连义工李盈姿、民主派前荃湾区议员陈剑琴。

这6人此次被控犯下“煽动意图的相关罪行”。依照《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规定,此罪最高可判处7年监禁;若涉及“勾结外国势力”,刑期可增至10年。该法于今年3月“高效”通过,加重了“煽动叛乱”等罪行的量刑,且只要跟“外国势力”有关还会罪加一等。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被认为会对公众造成吓阻效果。香港警务处28日的新闻稿内,还对“意图危害国家安全的分子”喊话道,“不要妄想能在网上以匿名方式逃避警方的追查”;对社会大众,港警也呼吁应“认清事实”、勿被“煽动”参与非法集会。

疑因“六四”贴文获罪

据香港电台等港媒报道,香港保安局长邓炳强在记者会上被问到,警方所谓“敏感日子”指的是不是“六四”、是否只要提及“六四”就犯法;他回应:“日子本身并不重要,最重要是这些想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利用这些课题煽动市民憎恨中央政府、憎恨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机构的行为,这正正是犯罪所在的地方。”

此次涉案的脸书粉丝专页名为“小彤群抽会”。根据专页上的公开资讯,其建立日期为2023年5月,管理员所在的主要国家包含英国;截至週三(29日)中午,专页按赞数约有4千5百多个,并且有7千2百多个追踪者。

在今年4月之前,该专页大多发表跟邹幸彤有关的案件进展;自4月30日开始,则每日发布“倒数”贴文,预计连续35天,纪念“六四”天安门事件满35週年。

这一系列“倒数”贴文加上了“记忆与改写记忆的抗争”的标签,内容主要以第一人称记述邹幸彤个人参与往年“六四”纪念活动的经验。

该专页的贴文写道:“‘5月35日’‘35周年纪念’的‘35个片段’,既是个人经历的分享,也是一份‘证词’……请大家一起书写历史,把公共记录呈现在阳光之下。”不过,这些贴文并没有直接呼吁民众组织或参与今年任何纪念“六四”的集会。

邹幸彤是一名大律师,曾担任泛民主派团体香港支联会的副主席。支联会曾长达30年举办纪念“六四”的维园烛光晚会,直到2021年在《香港国安法》压力之下宣布解散。

2021年“六四”前夕,邹幸彤曾在社媒平台号召民众参加维园纪念晚会,后来遭以“煽惑集结”等罪名起诉并裁定有罪;她上诉之后一度获判无罪,但今年1月又被恢复原审定罪

其他据悉涉案者刘家仪、关振邦等人则曾于去年“六四”当天到维园进行“个人悼念”,被拘捕之后获保释;李盈姿亦曾被控持标语纪念“六四”而被捕。

香港网络言论自由再遭限缩

邹幸彤等人被捕之后,人权团体“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在社媒平台X上呼吁港府立即释放邹幸彤等政治犯。

大赦国际中國部主任布鲁克斯(Sarah Brooks)则表示,港府此举是再度打压言论自由。她说:“政府可耻地企图禁止人民纪念即将来临的纪念日,这对于那些被在天安门镇压时遇害的人及其家属来说,是一种侮辱。”

法新社引述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学者黎恩灏观点,认为港府此举似乎显示,以后民众在公开在网络上讨论或发表意见,也都可能被视为“煽动”或“危害国家安全”。

黎恩灏也提到近期〈愿荣光归香港〉一曲遭港府全面禁止一事。他说:“在香港,数码空间的言论与表达自由范圍显然缩小了。”

香港抗议运动的“主题曲”

(综合报道)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