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路透:中国AI企业降产品性能 确保台积电接单

2024年6月5日

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人工智能(AI)芯片公司正在设计性能较低的处理器,以确保在当前美国重重限制下,仍可交由台积电生产。

https://p.dw.com/p/4geMk
消息人士称,中国企业为了确保台积电能接单,于是设计性能降级的产品。(资料照)
消息人士称,中国企业为了确保台积电能接单,于是设计性能降级的产品。(资料照)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CFOTO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路透社週三(6月5日)的独家报道,4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AI芯片公司沐曦(MetaX)和燧原科技(Enflame)为了在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之下仍能向台积电(TSMC)订购产品,因此曾在2023年底向台积电提交性能降级的芯片设计。这些公司过去曾宣称其芯片可与英伟达(Nvidia,又称辉达)的图形处理器(GPU)相媲美。

美国政府近年来为了防堵中国解放军在人工智能和超级运算方面取得突破,对英伟达等跨国科技大厂推出的高端处理器以及芯片制造设备实施一系列的出口管制。这些限制也阻止了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台积电及其他海外芯片制造商接受订单生产这些产品。

2位消息人士表示,沐曦开发了一款名为C280的降级产品,并称该公司最先进的图形处理器C500在中国境内的库存已经在今年早前售罄。

消息人士称,美国去年10月实施的新一波出口管制,暴露出中国的高阶芯片产能受到限制的程度,也显示了中国的AI芯片设计厂商对台积电的依赖。

针对路透报道,沐曦与燧原科技均未回应;台积电则拒绝对个别客户发表评论,仅表示该公司正与客户合作,确保相关方均遵守与其运营相关的司法管辖。

两家中国新创企业曾称自家设计产品媲美英伟达。图为英伟达位于加州圣塔克拉拉的办公室。(资料照)
两家中国新创企业曾称自家设计产品媲美英伟达。图为英伟达位于加州圣塔克拉拉的办公室。(资料照)图像来源: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小巨人”获北京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沐曦与燧原科技都被称为“小巨人”,也就是在关键领域具有发展潜力而被中国政府看重的新创企业,有资格获得国家支持。其中,总部位于上海的沐曦是由超微(AMD)前高层于2020年创立,在中国拥有多个研发及晶圆厂项目。今年5月,沐曦曾获得一项由政府资助、开发国产高端AI训练芯片计划。

燧原科技则是在2018年成立,其支持者包含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去年筹资达27亿美元。该公司将其研发的芯片出售给国有企业,并与多个地方政府进行专案合作。

中国国家队能救火?

事实上,随著美中近几年在科技领域竞争加剧,中国积极提升芯片生产自给自足;在美国政府祭出的多重限制下,持续为半导体产业注入大量资金。上个月中国更宣布设立第三期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方简称:大基金),为该产业提供3440亿人民币的融资。中国芯片产业也受益于地方政府基金和一系列补贴,包括税收减免和低利率贷款。

去年9月路透社曾报道,中国将推出国家大基金第三期,重点目标是在当前制裁焦点的芯片制造设备领域中突围。不过,《金融时报》当时曾指出,疫后复苏乏力,加上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问题,都为筹资三期目标资金造成挑战;对于大基金的反腐调查,也影响投资步伐和市场信心。

另外,“国家大基金”近年来运作模式屡屡遭受质疑。批评者称,大基金作为政府向芯片产业发放资本的主要工具,虽然带动上兆投资,但并未帮助国产芯片和设备制造技术取得突破。

路透5日的报道进一步指出,盡管中国大约有44家晶圆代工厂,但据2名消息人士说法,目前只有中芯国际(SMIC)有能力量产高度先进的GPU,且截至近期为止,中芯的产能都完全是为华为所保留的。

消息人士指,当前中国仅有中芯国际具备大量生产高端芯片的能力
消息人士指,当前中国仅有中芯国际具备大量生产高端芯片的能力图像来源: Wang Jianfeng/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此前,华为在2020年因美国制裁,被迫断绝了取得海外芯片的管道。美方主张华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该公司否认相关指控。

4位知情人士中的3位表示,中芯国际今年同意将有限的产能分配给曾受美国直接制裁并被禁止在海外生产的中国AI芯片公司,其中一家是由北京支持的寒武纪科技(Cambricon)。消息人士称,自2022年底以来,美国担心该公司可能向中国军方提供AI芯片技术而对其实施限制,让寒武纪科技一直在苦苦挣扎中。

寒武纪科技去年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也表示“面臨产品供应压力”。该公司未回应路透此次报道。

去年12月,英伟达公司执行长黄仁勋曾称,除了华为以外,中国大约还有50家AI芯片新创公司在寻求与英伟达竞争。

有鉴于其中部分企业受到美国出口直接限制,无法寻找海外代工厂,中国境内的高阶芯片产能问题也让他们陷入更大的困境,且有可能进一步让掌握中芯产能的华为受益。

(路透社等)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