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筑起高墙 关紧大门

2018年12月20日

敞开大门,敞开大门 - 这是圣诞前夕,德国教会里经常传唱的一首歌曲的歌词。然后圣诞将至,德国经济部却唱起了反调:他们要筑起高墙,关紧大门。

https://p.dw.com/p/3AQ04
Hannover Messe 2018
德国机器人制作上Kuka被中资收购曾在德国引发激烈的争论。图像来源: DW/H.Böhme

(德国之声中文网)啊,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那个时候,德国经济一枝独秀,来自境外的竞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德国企业和银行界相互间关系密切,自成一体,也因此有了德意志股份公司的说法。这一情况首次发生变化是在2000年年初,当时英国通讯业巨头沃达丰出具现在都令人咋舌的3720亿欧元天价收购了德国传统企业曼内斯曼。直到这时,德国企业才如梦初醒,他们意识到要想避免被人吞并,就必须在国际市场上主动出击。当然主动出击也并不能保障总能得手,比如,当年被称为"世纪婚姻"的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合并,最终就以失败告终。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合并或吞并已经成为经济界的常态。今年最大的一笔并购案发生在夏季,当时德国制药和农业化工巨头拜耳出资66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竞争对手孟山都。拜耳此举多少有些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以至于现在不得不裁员12000人,又要面对孟山都带来的旷日持久的集体诉讼,不过这些暂且按下不表。这里要谈的重点是:外国投资者对德国"隐形世界冠军"所表露出的极大兴趣。这些所谓的"隐形世界冠军"是指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或拥有特种技术的德国中小型企业。

中国人胃口最大

因为德国人发明的一些技术,正是中国所急需的。当然中国人会以黑客手段攻入德国企业内网,以窃取其技术机密,但毕竟这不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办法(需要补充的是,美国人和俄罗斯人也一直在这样做)。于是乎,中国人以充盈的国库为后盾,开始了在德国收购企业的行动。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喜欢中国人的做法,机器人生产商Kuka以及汽车配件商Grammer被中资收购的过程足以看出这一点,来自中国的买家会突然一改亚洲人的谦虚礼让而成为说一不二的新主人。

这就勾起了德国人对"蝗虫入侵"的回忆。当时美国投资商突然对德国企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留下的却是一片废墟。因为他们收购一家公司后,会将其大卸八块,将精华部分高价出售,剩下债台高筑的企业空壳。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社民党主席明特菲林(Franz Münterfering)发明了"蝗虫入侵"这个说法。

今天的蝗虫是中国人

现在已经无人提及那些金融掮客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理财机构"黑石集团"(Blackrock)拥有入主达克斯股指所有德国企业的股票。人们对此似乎并无微词。毕竟专业投资家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也是一种认可和褒奖。

但是,中国人这样做我们就不答应了。最新出台的对外经贸法就是针对中国人的。为什么呢?多年来,德国经济界一直在抱怨中国市场上的种种不公,抱怨本身确实事出有因。迄今为止,德国只有一家企业,即宝马,获准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虽然一再承诺开放市场,但却见不到具体行动。

Deutsche Welle Henrik Böhme Chefredaktion GLOBAL Wirtschaft
德国之声经济问题专家亨利克·伯姆(Henrik Böhme)图像来源: DW

因此德国人就必须高筑围墙吗?

毋庸置疑,任何属于"敏感基础设施"的企业,比如能源供给、自来水厂等等,应当得到必要的保护。但既然如此,当初有些领域就不应当实施私有化改造。现在既然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修筑围墙难道会有什么作用吗?总而言之,特朗普白宫团队的对华战略似乎引起了德国人的共鸣,即中国人来者不善,必须拒而远之。中国人想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因此特朗普提出了"美国优先"的口号。难道现在德国人也要"德国优先"了吗?

最近一次G20峰会的闭会声明上,首次不见了以前从不缺席的词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省去这一描述也无可厚非,毕竟以前虽然写进了声明,却没有人遵守。更何况,想象一下,德国人如果签了写有这一词句的声明,随后马上推出保护主义的措施,岂不是会加倍的尴尬。

曾经担任过德国一家"隐形世界冠军"企业董事长的费特(Eberhard Veit)曾经说过:我们有多贵,就至少应当有多好。这是德国企业成功的真正秘诀。德国企业需要国际市场,也需要国际伙伴。但是,为了公平起见,无论什么人前来投资时,我们也应坦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