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歌德——彼时的流行巨星?

Annika Sost
2024年9月28日

整整250年前,《少年维特的烦恼》问世,让歌德几乎一夜成名,并迅速掀起了一股“维特热”,其中也包含可怕的“维特效应”。这部作品在当时就像如今社交媒体上热帖一样被广泛传播和追捧。

https://p.dw.com/p/4lC2m
1775年的歌德
1775年的歌德图像来源: akg-images/picture-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1774年9月,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让时年25岁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一举成名。有传言称,叱咤风云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又称拿破仑一世)曾读过《维特》多达七次。据称在与歌德会面时,拿破仑几乎只谈论了这本书。
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维特,维特是他姓氏,仿佛他没有名字一样。他爱上了已订婚的洛特(Lotte,Charlotte 夏洛特的昵称,又译绿蒂)。维特爱她爱到无法自拔,洛特却始终忠于自己的未婚夫。在这毫无希望的单恋中,维特最终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维特热”

在年轻作家反抗贵族理性至上的“狂飙突进(Sturm und Drang)”时期,《少年维特的烦恼》恰好契合了年轻一代的时代精神。尤其是许多年轻男性似乎能与维特产生共鸣,甚至对他抱持认同感。

这种现象的表现之一是模仿小说主人公的穿衣风格。法兰克福歌德大学18至19世纪文学史教授德吕赫(Heinz Drügh)解释说:“比如,人们会像维特那样穿蓝色外套和黄色背心。”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维特热”。德吕赫称《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畅销是一个“全欧洲的现象”,甚至在东亚,这部作品至今仍然很受欢迎。

歌德书中的维特和夏洛特
歌德书中的维特和夏洛特图像来源: akg-images/picture-alliance

今昔对比

今天的小说还能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吗?德吕赫答道:“我认为,现在强烈的认同感更多来自电影和音乐,而非文学。”  

这名文学史教授继续介绍,《少年维特的烦恼》带来了某种“新东西”,歌德通过这本小说开启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歌德可能就像一个“流行巨星”,德吕赫补充道:“因为当时人们对这本书的认同感非常强烈,这种认同方式与当今流行文化中的现象有些类似。”

“维特效应”

然而,《少年维特的烦恼》反响之大,但也有其阴暗面。“维特热”还包含了所谓的“维特效应”:小说出版后,出现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自杀事件。正因如此,歌德后来发布了小说的第二个版本。第二版篇幅更长,旨在帮助读者在阅读时与维特保持距离。

“维特效应”一词是在小说出版200年后由社会学家菲利普斯(David Philipps)提出,用以解释媒体中对自杀的浪漫化描绘如何引发模仿行为,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引发的模仿行为。

1774年的首版《少年维特的烦恼》
1774年的首版《少年维特的烦恼》图像来源: akg-images/Heiner Heine/picture-alliance

“迷你维特”

就在几十年前,流行巨星还是经典的榜样。心理学家兼心理治疗师扬森(Lothar Janssen)介绍,如今通过社交媒体,榜样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越来越分散成“难以捉摸的小分支”。

扬森提到网络中的“迷你维特”:一些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与对待心理疾病的方式,其他人往往能够与此产生共鸣。然而,这些帖子常常具有“自我表现的特征”,并通过互联网这种媒介未经筛选地传播给广泛的公众。

专家强调,公开讨论心理疾病和自杀是重要的,但关键在于,尤其是媒体如何处理这一话题。为了避免“维特效应”,必须确保不将心理疾病和自杀行为浪漫化。

传统榜样犹在

流行巨星作为榜样的现象依旧存在,例如,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中文外号霉霉)就非常接近传统的榜样形象。心理学家扬森解释说,她的粉丝群体形成了一个“让人感到被接纳和良好”的社区。尽管歌德已经卸下“流行巨星”的头衔,但他和他的作品——如《少年维特的烦恼》——至今依然广为人知。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