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自动化的社会监控
2018年8月6日柏林自由大学发起的一项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大约80%的中国受访者对社会信用评估体系表示赞赏。而最支持这一监控体制的恰恰是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按照迄今为止的理论,这一人群本应是推动中国社会民主化自由化的中坚力量。《法兰克福汇报》的相关报道称:
"即将从2020年起涵盖所有中国人的这一所谓社会信用体系很有可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西方公众舆论中,对这一体系的关注可谓毁誉参半。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对国家监控机器的扩充和完善:一边是实施专制统治的共产党,一边是被压迫的民众。而随着监控压力的增强,民众被臣服被压迫的程度也将越大。德国政府认为,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一场体制的竞争,而中国这种体制显然并不具有真正的竞争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从外边发号施令,而不允许社会参与其中的统治模式,仅就经济层面而言,就没有长期存在下去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根本无法同自由民主政体进行抗衡。
但是,政治学者Genia Kostka开展的调研也显示出,这一社会信用体系受到支持也有更深层的原因。对于受访者来说,他们并不首先认为该体系是实现监控的媒介,而是填补体制性漏洞的一个工具,从而使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的最大弊端之一是信任感的普遍缺失。在迫使一个拖欠债务的人还债的时候,国家和司法部门也显得非常软弱无能。而这一切则构成了贷款发放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障碍。有鉴于此,受访者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借助更准确的数据增加了他们借贷信誉的透明度,从而有助于他们改善生活质量。换言之,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在他们看来是项技术进步。"
在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中,特朗普总统指控中国操控汇率,以弥补美国增加关税造成的损失。《法兰克福汇报》经济版一篇发自上海的报道并不赞同特朗普的指控,并强调中国正在努力遏制人民币下滑的趋势。文章写道: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认为中国会有意识地让人民币贬值,因为人民币疲软会造成资金外流,从而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2015年,北京央行以3%的额度小幅下调人民币汇率时,就曾经出现资金外流的先例。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中国央行拿出近10亿美元外汇贮备,才逐步使人民币汇率恢复至从前的水平。
市场观察员表示,中国央行目前已多次将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投放市场,以遏制人民币下滑的势头。 过去几个月来,人民币疲软以及令人失望的市场数据,使中国投资者普遍担心,中美关税之争最终会导致经济滑坡。上海和深圳股市一周之内,各指数就下跌了5-7%。而四月以来的下跌率更高达14-19%。
上周五,中国央行发布遏制人民币汇率下滑的措施后,当天收盘时,人民币汇率就略有回升。但交易者面临的压力是否会就此长期缓解,现在还无法断言。北京佳富龙洲分析师陈龙(音译)上周早些时候曾表示,特朗普宣布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增收关税后,中国方面没有采取具体的报复措施,此举可能有利于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不过,上周五,中国方面发出威胁称,中方也将对6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不同的关税。"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