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面對中國,蒙古羊絨商憂心忡忡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11月6日

中國每年向世界市場提供1萬噸羊絨,蒙古提供3000噸。但蒙古羊絨商家擔心,一旦明年全球取消進口限額,蒙古業者將難以與中國競爭。

https://p.dw.com/p/5oo1
蒙古沙丘圖片來源: Reategui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戈壁羊絨廠」,織機轟鳴,24小時連軸轉。為完成滿滿的訂單,該廠安排一天3班倒。今年,歐洲國家對柔軟的羊絨衫和圍巾的需求大量增加。歐洲人尤其看好被稱為「戈壁金子」的烏蘭巴托戈壁羊絨廠的產品。「戈壁金子」是蒙古最重要的拳頭出口產品。原因是,它品質絕佳,已成為鄰國中國最厲害的競爭者。

但蒙古方面現在卻憂心忡忡。原因是,從明年一月一日起,有關紡織品進口限額的國際協議將被取消。

中國的競爭對手現在就已經把羊絨原料採購一空,從而在國內生產更為廉價的產品。蒙古羊絨專家巴伊拉不無擔憂地說,中國此舉的背後有著一種可怕的戰略。他就此指出:

「雖然非法,但只有中國買賣人以高出市場價25%的價格收購羊絨原料,這本身就很奇怪。當然每一個蒙古人都會把貨賣給他們。所以,這一走私現象難以杜絕,也幾乎無法檢查。」

蒙古政府試圖通過對羊絨原料徵收15%出口稅的辦法加以阻止,但毫無成效。此外,本國相關產業亟需現代化,因為,它們使用的機器均已老化,設計也過於陳舊。蒙古最大、全球第5大羊絨廠家「戈壁羊絨」也遇到相同問題。該廠四分之三屬於國家所有。多年擔任該廠廠長的甬多姆亞姆茨也試圖得到外國投資,但迄今希望落空。來自中國的投資他則加以拒絕。他明確告知,他不願意賣給中國人。但蒙古方面又無法拒不理睬中國人提供的優惠條件。他擔心,只要有一個中國商家中標,全球的羊絨市場幾乎統統都會落入中國人之手。

在「戈壁廠」綠色大桶內洗淨的羊絨原料被掛在一人高的筒管上紡織。薄荷綠、玫瑰紅、駝毛色-不僅顏色,而且設備也是老爺貨。建一條新的生產線將耗資400萬歐元。不過,蒙古薪水費用低廉。一名女工告訴說,她們每月薪水準均為100歐元。

誰都願意在戈壁羊絨廠工作。擁有近2000人的這個廠是烏蘭巴托最重要的僱主之一,不擔心得不到國家的支持。但對另外70個小廠來說,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從今年一月以來,這些小廠家都必須自負盈虧。專家巴伊拉希望得到外來資金,或至少得到外來支持,以抵抗中國的紡織出口商。他表示,希望美國能頒布新的特別保護法,那樣的話,蒙古業者也許還能有幾年平靜日子過。否則,不僅對於蒙古,而且對於土耳其等國家來說,都會出現困局。「戈壁廠」有20年來一直合作的固定客戶。但對小廠來說,要想繼續生存就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