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霧霾不遮中國夢」

2014年4月10日

《新蘇黎世報》刊登的記者發自北京的一篇報導指出,戴姆勒在北京建廠再度凸顯了中國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意義。《南德意志報》關注台灣大學生決定終止對立法院的佔領行動。

https://p.dw.com/p/1Bfpe
Daimler Mercedes-Benz China Peking LOGO Stern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空氣污染問題之嚴重舉世關注,但對作為污染源之一的汽車的需求量不減反增。去年,中國國內銷售汽車1800萬台,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國際汽車界的一大共識便是:不在中國現身,就有可能失去未來。作為汽車生產大國,德國企業更篤信這一點。去年11月,德國戴姆勒旗下的梅塞德斯—賓士在北京的巨大生產基地開工,大有在中國市場迎頭趕上迄今領先的寶馬、大眾及奧迪的勢頭。4月10日一期《新蘇黎世報》刊登的記者發自北京的一篇報導中有如下描寫:

Daimler Motorenwerk in Peking eröffnet 18.11.2013
賓士北京發動機廠正式投產(2013.11.18)圖片來源: Daimler AG

「北京市區上空籠罩著厚厚的霧霾,能見度不足200米。……當局將污染警示級別由黃色提升至次最高級—橙色。空氣污染相當嚴重。許多行人帶著口罩,不住乾咳。有害物質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和火電廠,而在這個巨大的都市裡,交通也是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作為一項應對措施,北京市政府也減少了新增車輛的審批數量。但是,中國國內對汽車的飢渴一如既往。……

Daimler AG hält 12 Prozent an chinesischem Partner
戴姆勒擁有北汽12%股權圖片來源: Daimler AG

「位於北京南郊的那個高度現代化生產設施是梅塞德斯—賓士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個轎車發動機基地。該基地僅用了兩年時間便初步建成投產,被視為戴姆勒在中國的一座里程碑。戴姆勒股份公司(中國)董事會成員特羅斯卡(Hubertus Troska)指出,這是一個表明德方堅信這一市場擁有未來的明晰訊號。生產設施佔地面積相當於19個足球場,……北京賓士汽車公司(BBA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斯(Frank Deiss)保證說,該基地的產品符合梅塞德斯—賓士全球範圍的品質標準和生產工藝。因此,絕對可以設想,不久的將來,在中國製造的汽缸頭、曲軸和軸箱也將供應德國。……

Taiwan Proteste in Taipeh 30.03.2014
最多時,「太陽花運動」示威遊行人數達50萬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至2015年,戴姆勒將在北京生產基地總共投資20億歐元,其中包括一個研究和開發中心。該中心將擁有一個國際團隊,今年4月開始經營。有一天,北京廠將成為戴姆勒最大的生產基地,是辛德爾芬根(Sindelfingen)母廠的兩倍。」

太陽花運動

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台灣大學生決定本周四起結束對立法院的佔領行動。《南德意志報》「政治」欄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認為,此次取名為「太陽花運動」的學生抗議行動至少獲得了部分成功:

「『太陽花運動』以其對台灣政府大陸政策的反抗動員了數十萬人上街示威,給馬英九總統帶來了執政6年來的最嚴重危機。學生們是在同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會晤後宣佈撤離的。王金平對學生們作出了讓步,其中最重要的是,王許諾,未來,同中國的所有協定都須經由立法院審查。

「大學生抗議浪潮的起因是馬英九總統同北京談判達成的一項關於兩岸互相開放服務業的協議。這兩個從前的內戰對手—北京的共產黨和在台北執政的國民黨—之間多年來不斷接近,其結果是,兩岸經濟交往火爆。不過,與此同時,台灣島內對中國影響力不斷加大的的憂慮也明顯增加。馬總統解釋說,台灣需要這一協議,以保持競爭力。其實,導致大學生們憤怒的並非協議內容,而是國民黨的不透明做法。馬總統的執政黨沒有按所許諾的那樣,由議會逐條審議,而是在三周前以『政變』方式予以批准。此後不久,大學生們衝擊了立法院。

「……學生運動雙領袖之一的陳為廷指出,『從此刻起,再不會允許任何閉門談判,任何當局都不會被允許出賣台灣。』另一名領袖林飛帆強調,撤退這一決定並非沒有爭議,『但是,我們不害怕撤離,因為,這並非運動的終結。它已成為一個廣泛的民眾運動,並將在國內到處開花』。」

編譯:凝煉

責編:樂然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