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鄧小平百年壽辰談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9月9日

本周日是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百年誕辰。生前雖受到毛澤東的排擠,鄧小平仍然在25年前最終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並且在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到底取得了哪些經濟成就?又存在哪些弊端?還有,中國是否已經成為積極參與全球事務的國際力量,抑或只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老大帝國?

https://p.dw.com/p/5T5S
2004年8月21日,參觀者在四川廣安參加鄧小平百年誕辰塑像揭幕儀式。圖片來源: AP

不妨想像一下: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其他當政時就結束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並開始宣傳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他本人和他的繼任者,也派社會主義蘇聯的年輕人,到帝國主義的西方國家學習,並且義正詞嚴地說,這不是偏離共產主義的目標,而是在有蘇聯特色的發展道路上向共產主義邁進,那情形將會如何?

的確難以想像。不過25年以前,中國人就是這樣開始了他們名不副實的改革開放。當年的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用這樣的一句話,挽救了、也同時埋葬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不管白貓、黑貓,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換句話說,只要能夠帶來經濟增長,同時又能保障共產黨統治的,怎麼做都可以。今天,中國共產黨在日常生活領域,給予人民的自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與此同時,共產黨又堅決限制人們參政議政。

還有,對於中國令西方人豔羨,卻與社會公正漸行漸遠的經濟繁榮,共產黨依然加以嚴密監控。因為,北京與上海等大城市的繁榮,是以剝削仍佔全國人口2/3的農村居民換來的。農村人被中國的戶籍制度限制在大城市之外。他們是中國全球化的最悲慘的輸家。一個農民全年的收入,只相當於北京的某些經理們一頓商務午餐的開銷。

鄧小平,這位在8月22日迎來100周年冥誕的中國領導人,即使在其去世之後,仍不免受到人們對他的功過是非的評說。是他,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定好了方向;也是他,在1989年讓軍人向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其他抗議人士開槍。

中國已經歷了25年的改革開放,這意味著,最終,中國人可以甩掉自己的計劃經濟了。然而還不明朗的是,這些城市裡的繁榮會不會在別的地方帶來動蕩。不過,25年的改革也意味著,知識分子仍然受到黨的宣傳、反對台灣的民族主義叫囂的侵擾和限制。人們對財富的渴望,幾乎成了聯繫中國社會的唯一一條紐帶。

讓人感到樂觀的是,中國開始承擔越來越多的國際責任。這個國家越來越能夠被外部世界理解。不過,只有到了中國的整體經濟齊頭並進,更重要的,只有到了人們能夠開始參政議政的時候,中國政治家們所渴望的,使中國成為可以與美國一比高下的世界強國的夢想,才能實現。逐步開放民主,卻不冒險危及國家穩定的設想,這似乎是鄧小平留給後人的最大的遺產。不過,我們不得不說,這個設想剛剛才開始實施。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