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艾爾富特的商販橋

2002年2月12日

在德國東部圖林根州首府艾爾富特市,有一個著名的古跡,即商販橋。經歷了無數滄桑,這個商販橋依然能夠保持它的本來面目,這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https://p.dw.com/p/1qOV
艾爾富特的商販橋和艾及迪恩教堂圖片來源: Illuscope

商販橋是阿爾卑斯山以北唯一個完整的既是橋又是街道的古跡。而且它是艾爾富特市最古老的建築。原先這裡曾多次建木橋,而這些木橋都毀於火災。為此,1325年在這裡建成了現在這座石橋。

這座橋建在6個石頭橋拱上,橫跨格拉河。橋長123米。在中世紀,這是由法國通往俄羅斯最重要的商道上的一座橋。這條商道被人稱為Via Regia- 跨越地區之路。這個橋的特色是,橋面上石頭建的房子一幢挨一幢地排列著。這些房子當時是一些小商店,出售調料、銀首飾、布料和其它許多東西。

Krämerbrücke in Erfurt
橋上、教堂底下的通道圖片來源: Illuscope

在東面,橋的一端接著艾及迪恩教堂。這座教堂跟橋建於同時。這個教堂也很特別,它的主廳不在地面上,而是建在二樓,因為下面是一個拱門,當年馬車都通過這個拱門過橋。

橋上的石頭房子裡現在住的基本上是一些藝術家。比如,22號裡住著木雕藝術家洛於施納爾女士。七十年代,東德當地政府希望藝術家們住到這個地方來,這個機會被施納爾女士把握住了。這座狹窄的四、五層的房子一共只有80多平方米,樓梯還佔了很大的面積,但這種古代粗木黑格架建築從小就令這位女藝術家著了迷。

這位女藝術家說,每天出門,她都重新被這裡的景觀迷住。被迷住的不僅是她。每年有好多萬遊客來到這裡,欣賞這座奇異的橋樑和橋樑上的建築物。歷史上,光臨過這座橋的名人數都數不過來,其中有馬丁.路德,歌德,席勒,拿破侖,青年時代的俾斯麥(19世紀統一德國的「鐵血宰相」)和社會主義的先驅貝貝爾。

用女藝術家洛於施納爾的話說,這個橋上的「住宅區」是「城市裡的村莊」。在這個村莊裡居住的藝術家們如今十分的團結友好。這也是有原因的。德國統一後,很多有錢人從德國西部來到這裡,想買這個橋上的房子。藝術家們感到自己的存在受到了威脅。於是他們團結在了一起。1996年,建立了商販橋基金會。這個基金會使橋上一些房子在過去幾年裡得以裝修一新。這也使橋上的藝術家們立足更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