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改造中國工廠 大眾快速趕超特斯拉

2019年10月29日

為了實現年產5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美國新興車企特斯拉近年來忙得焦頭爛額。現在,老牌廠商德國大眾正計劃在2020年底前將電動車產能快速提升到每年100萬輛,其內部文件顯示,大眾的「捷徑」就是改造現有的中國生產線。

https://p.dw.com/p/3S8bC
VW-Werk in Shanghai, China
興建於1985年的大眾安亭工廠,正在改造生產線,計劃在2020年投入電動汽車的量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Spata

(德國之聲中文網) 特斯拉正在上海興建其第一座海外工廠,全球副總裁陶琳周二(10月29日)對媒體表示,上海工廠目前已經具備生產能力,流程結束後馬上可以正式生產和銷售;第一期的預計周產量將達到3000輛。這相當於每年15萬輛電動汽車的產能。特斯拉計劃,在2020年夏天以前將全球產能提升到每年50萬輛。這家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新興車企希望能夠在幾年後將總產能達到每年100萬輛,而屆時上海工廠的產能也將達到50萬輛。

不過,屆時特斯拉有可能遇到一個強勁對手:德國大眾。與特斯拉不同,這家老牌德國車企不需要花費大力氣在中國新建工廠,只需改造既有的生產線。路透社獲得的內部文件顯示,德國大眾正在上海安亭以及廣東佛山的生產基地將原有的燃油車生產線改造為電動車生產線,2020年就將投產,並且在2022年前達到每年60萬輛電動汽車的產能。屆時,德國大眾的全球電動車總產能也將達到100萬輛。

德國大眾董事長迪斯(Herbert Diess)上周對媒體表示,大眾集團將特斯拉視作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強勁對手。迪斯評價說,特斯拉的電動車現在已經不再是面向小眾市場的產品,新款電動車Model3已經能夠形成規模效應。"現在的關鍵問題是,特斯拉老總馬斯克(Elon Musk)能否足夠快地鋪開生產網路。"迪斯同時也指出,鑑於電池的高昂成本,電動車行業正日益成為資本密集型產業。

China Teslas Riesenfabrik in Shanghai
特斯拉上海工廠即將投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Ji Haixin

老牌廠商有錢又有才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德國大眾的燃油車銷量高達每年1100萬輛,因此有持有足夠的資金來投資電動汽車。除了資本雄厚之外,德國大眾還有另一個重大優勢:公司在全球擁有66萬富有行業經驗的員工,這能顯著降低生產線改造的難度。大眾集團的內部文件顯示,公司計劃在2022年前改造8個工廠投入電動汽車的生產,其中四個在德國本土,兩個在中國,以及捷克、美國的各一間工廠。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產能爬坡則要困難得多。上海工廠僅花了不到一年基本成型,只是一個特例。特斯拉在美國弗萊蒙特(Fremont)的生產基地近年來就遇到了不少麻煩,以至於不得不在原有廠房外又搭建了一個巨大的帳篷充當臨時廠房,以增設一條生產線,實現原定的產能爬坡目標。馬斯克本人甚至一度睡在弗萊蒙特工廠裡,親自監督陷入混亂的生產線建設。

一段時間以來,業內人士都在擔心,投資者有可能對特斯拉的"燒錢"行為失去耐心。特斯拉困難重重的產能爬坡,也有可能讓投資者喪失信心。一度有傳言稱,德國大眾將會入股注資特斯拉,但是德方已經駁斥了該傳言。

分析人士指出,不論是美國的特斯拉,還是中國的蔚來,這些新興車企近期都在資金、生產等多方面遇到了困難;如今的投資者也因此對涉足電動汽車產業的新興廠商越發謹慎。獨立資產咨詢機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師沃伯頓(Max Warburton)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指出,汽車製造業的門檻仍然非常高,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向電動汽車轉型的車企依然是老牌廠商,而不是新興企業。

德國大眾在2022年達到年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後,並不會就此止步。這家老牌廠商的計劃是,在2025年前將電動車的年產能提升到300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廠商。到2030年前,大眾出廠的新車中,電動汽車的比例將達到40%。僅在2020年,該公司就計劃推出70款電動汽車新車型。

文山/樂然(路透社、新華社、彭博社)

政府企業齊上陣 德國力推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