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最大工會:每周工作4天可拯救就業崗位

2020年8月16日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德國的汽車和工業領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結構變化。 如今,德國金屬行業工會認為,減少一周工作天數可以幫助防止大規模裁員。

https://p.dw.com/p/3h2qB
Deutschland Zwickau | Volkswagen | Elektroauto Produktion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Schlueter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德國媒體周六(8月15日)報導,在明年開始的下一輪集體談判之前,德國最大的行業工會金屬行業工會(IG Metall )提議推行為期四天的工作周。

該工會的主席約格‧霍夫曼 (Jörg Hoffman)向《南德意志報》表示,縮短工作周將是"應對諸如汽車等行業的結構變化的方案"。 霍夫曼補充說:"由此可以保留而非削減就業崗位。"

隨著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以及自動化程度和數字化程度的提高,作為德國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汽車工業正在經歷汽車電動化的重大轉型。該行業也受到疫情引發的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顯示出復甦的跡象。

德國金屬行業工會是歐洲最大的工會,代表奧迪、寶馬和保時捷等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工人。分析人士認為,該工會是德國工會談判的風向標。

已有公司試行縮短工時

戴姆勒(Daimler)、采埃孚(ZF)和博世(Bosch)等公司都在今年夏天達成了減少工作時間的協議。

金屬行業工會主席霍夫曼說,這些公司正在為金屬和電子行業的所有企業開闢道路。他提議對雇員進行補償性薪水調整。 霍夫曼還指出,用縮短工時代替裁員符合公司的利益,由此可以保留專業人員並節省裁員成本。

充滿挑戰的時代

汽車產業為德國創造了約83萬工作崗位,貢獻了近5%的GDP。 今年早些時候,由德國政府資助的一家研究機構預計,在最壞的情況下,到2030年,德國汽車行業可能會失去40萬個工作崗位。

在即將舉行的工會談判中,霍夫曼表示,儘管經濟衰退,德國金屬行業工會仍將提出為工人加薪的要求。

安靜/王凡 (路透社, 德新社)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