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對華發展援助有利於世界

2007年7月30日

中國的出口業正在超越德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但中國每年仍然從德國獲得6800萬歐元的發展援助。為此,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和自由民主黨的要員提出,應取消對華經濟援助。不來梅港出版的北海日報認為:

https://p.dw.com/p/BNS5
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還需要外援嗎?圖片來源: AP

「博斯巴赫和布呂德勒等人提出停止支付這一援助的要求完全偏離了實際。在目前努力保護氣候的形勢下,把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而向十多億人口的中國提供環保技術視為多此一舉,就完全錯了。如果這些批評人士真的要避免德國人民遭受損失,他們就應該把目光轉向布魯塞爾,那裡每年把數十億德國稅款用於補貼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歐盟國家的農民。」

勞齊茨評論報認為,取消對華援助的建議缺乏政治遠見,因為這一援助並非是為瞭解決飢餓問題,而是為了全球利益:

「核心問題是戰略合作,德國應從原則上關心這一合作。援助資金大多流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這不僅有利於全球氣候保護,也有利於中國自己增強認識,認識到經濟增長需要具有面向未來的可靠基礎,而不能大量建造燃煤發電廠,中國畢竟已經是世界上溫室氣體第二大排放國。

至於世界出口業冠軍的稱號,德國無需為失去這一稱號而悲傷。中國出口的60%產品中,德國公司都有錢可賺。總之,我們提供中國的數千萬歐元援助是良性投資,聯盟黨和自民黨的民粹主義者應該知道這一點,但他們並不深思熟慮,只不過想製造一點轟動效應而已。」

柏林晨報認為,德國在出口業的第一把交椅即將讓位給中國並不意味著德國的外貿正在走下坡路:

「據德國工商協會大會的調查,2008年德國的出口將繼續增長,打破總額一兆欧元的大關。興旺的中國增長更快,但這不應該成為懼怕中國人實行經濟擴張的理由。不過,我們必須保持警惕,要看到一些我們過去很少重視的國家在經濟上正在大步趕超我們。所以,面對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我們國內的一些必要做法並非都有推動經濟的作用。」

新日報寫道:「依靠出口為生、向世界各國投資的國家,無論居於首位,還是屈居第二,都必須慎重對待閉關自守的問題。不僅德國、整個歐盟都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我們與中國的生意輝煌,另一方面,遠東的這位經濟夥伴仍然在仿造複製一些產品,以廉價商品淹沒世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