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基民盟基社盟:是一個黨,還是兩個黨?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9月22日

據南德意志報的消息,德國社民黨正在考慮向議院提交修改「議事規程」的議案。通過修改這一文件,大選後的聯盟黨將一分為二,而社民黨則理所當然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團。更重要的是,施羅德將有理有據有節地出任德國下屆總理。

https://p.dw.com/p/7D8q
施托伊貝爾對梅克爾:聽我說圖片來源: dpa

本次大選的結果是,基民盟和基社盟一同獲得了3個議席的優勢,擊敗了社民黨。現在提出的新問題是,基民盟和基社盟到底是不是一個黨,如果是,可以接受以上說法;如果不是,社民黨自然在大選後就成了德國最強政黨,施羅德假如同基民盟組閣時便多出一條死硬的理由:他是多數黨推舉的總理候選人,自然他組閣,自然他是總理。不過,現在的局面還不是這樣。

雖然,基民盟和基社名號稱是兩個獨立的政黨:它們有自己的黨部,黨主席,所有的政黨組織結構,他們都有。但在議會裡,他們卻組成一個議會黨團。這的確是德國政壇的特殊現象,但它有其歷史根源,況且存在數十年之久,並無人真正質疑過。正是這個由兩黨組合的議會新黨團將超出社民黨3個議席。由此,為了大聯合執政,施羅德必需設計出將聯盟黨議會黨團一分為二的方案。

現行的德國聯邦議院的「議事規程」第10款第1段對「議會黨團」有著明確的定義:它是一個政黨成員的聯合體或是懷有共同目標並在各州都不構成競爭的幾個黨派的聯合體。這段文字產生於60年代,被稱為Lex Union,是當時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施密特對保守派作出的讓步,它被寫進「議事規程」並由當時的議會批准通過。在此之前,「議事規程」則是限定議會黨團應由一個政黨成員組成。出現矛盾的情況,議會將逐案討論批准或駁回。

「南德意志報」22日發表了資深記者施溫尼克(Schwennicke)的文章,稱社民黨正在制定一項推翻現行聯邦議院「議事規程」的計劃。如果老規程恢復,對聯盟黨意味著以後每次組合議會黨團前,必須立案申請,求得議會批准。

而現在修改規程,也需經有議會批准。如果社民黨動作快,也許還趕得上目前的議會,這裡紅綠還掌管著多數,通過該案相對簡單。但這件事如果送交剛剛選出的議會,情況就有些複雜。社民黨必須求得左翼黨的支持,哪怕是個別、少數的支持。

聯盟黨究竟是一個黨還是兩個黨含糊狀況,以前也引起過其它黨派的不滿。前一次試圖改變德國特有的怪現象是發生在80年代初期,由綠黨提案。但當時議會的多數掌握在聯盟黨和自民黨手中,提案自然不能成功。

一旦聯盟黨被一分為二,德國政壇的組閣模式便又增添了一個新的變數,即除了大聯合(黑紅)、牙買加(黑黃綠)和交通路燈(紅黃綠)之外,又平添出一個巴伐利亞交通燈,指的是甩掉基民盟,社民黨、基社盟和綠黨三黨共同執政。至少從算術上看,這一模式行得通。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