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批美干預新聞工作 華盛頓強調「公平對等」

2020年3月6日

美國宣佈減少中國官媒在美國可僱用的中國籍員工名額。外界認為這是對中國驅逐《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報復,但是美國政府稱仍然尋求與中國發展公平互惠的關係。雙方對「新聞自由」各自解讀,繼續口水戰。

https://p.dw.com/p/3YmMl
USA Washington | Anhörung von US-Außenminister Pompeo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強調,自由媒體才能「揭露腐敗,保護民眾不受掩蓋行為的的損害」,並「幫助瞭解中國共產黨的思維」。他重申希望中國遵守新聞自由。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C. Kaster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四(3月5日)呼籲北京對在中國工作的美國和其他外媒採取更公平的態度。

他說:「我們的記者既獨立又有國際水準。中國共產黨對他們的監視、騷擾和恐嚇卻越來越嚴重。我們將作出回應以保持對等。」

中美兩國處理對方新聞媒體的裂痕不斷加深。3日中國外交部針對美國對中國媒體中國籍員工數量的限制措施作出強烈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從登記『外國代理人』,到列為『外國使團』,再到以所謂限制人數為名,實際上限期『驅逐』中國媒體駐美記者,不斷升級對中國記者的打壓行動,嚴重干擾中方媒體在美開展正常報導活動,嚴重損害中國媒體聲譽,嚴重干擾兩國間正常人文交流。」

他也說:「美方一方面標榜新聞自由,另一方面卻對中國媒體在美正常採訪進行干擾、橫加阻撓,暴露出美方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和霸權欺凌。」

New York Manhattan Times Square Xinhua Digital Werbung
中國官媒新華社買下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版面圖片來源: Reuters/A. Kelly

延伸閱讀:中美角力再起 專家:受傷最深的是新聞自由

美減中國官媒雇員數

美國政府3月2日縮減中國官媒在美國工作的雇員人數。雖然美國聲稱這個決定是基於對不同國家之間的公平性考量,而非出於報復心態,但是這個舉措仍然呼應著兩周前中國因為《華爾街日報》下標而驅逐了該公司3名駐華記者的事件。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 「美國一直以來都十分歡迎外國記者,包括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記者自由地工作,他們不用擔心被報復。」他說: 「我們的目標是達到互惠,就像我們在中美關係的其他方面上所作的一樣,我們試圖追求可以長期持續下去的關係。」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在記者會上譴責美國的新政策: 「我們不認為美國採取干預中國新聞工作者的行為是妥當的。」

總部設在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譴責美國的舉動是「開啟了以牙還牙的危險循環」,可能會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國的時後,妨礙到資訊的流通。

延伸閱讀: 《華爾街日報》事件背後無解的中美難題

中國五家官媒受影響

一名國務院官員表示,在3月13日以後,中國的五家官媒最多只能在美國僱用100名員工,而非現在的160名。

其中,中國官媒新華社受到的影響最大。國務院高官說,新華社之後只會被允許在美國僱用59名中國籍員工。其他媒體如CGTN只能夠僱用30名,人民日報可以僱用9名,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只能僱用2名。

在此之前,中國官媒的中國籍雇員都是憑記者簽證留在美國工作。在名額縮減以後,將會有60名員工失去簽證。如果他們沒有找到新僱主為他們申請簽證,就需要離開美國。

官員表示,為其他媒體機構工作的中國人不會受到新政策影響。美國也不會禁止中國官媒僱用其他國籍的員工。

一名美國高官表示,川普团隊同時也在考慮縮短中國官媒員工在美國的簽證效期。根據美國政府的數據,美國去年總共發放了425張記者簽證給予中國公民。

外國使團

二月初,美國將五家中國官媒判定為「外國使團」。這五家官媒分別為: 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前身為中國央視國際頻道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中國政府面向全世界的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發行公司和《人民日報》海外版的美國總代理海天發展公司。

這五家中國官媒被判定為「外國使團」之後,在租賃或購置房產之前都需要尋求當局許可,也需要向政府提供其雇員名單,不論員工是不是美國籍。

這些規定與美國對外國使館的規定相同,但不代表這幾間新聞媒體有任何外交地位。

鄒宗翰/張慈/楊威廉(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