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神秘的鬥爭」

2012年4月4日

《時代周報》觀察了最近的中國政局後指出,中國「黨的高層現在十分神經過敏」,廣為流傳的謠言「顯然是一個強度不斷自行加大的螺旋」。

https://p.dw.com/p/14XPa
In this photo taken Friday, March 9, 2012, Chongqing party secretary Bo Xilai, walks past other Chinese leaders from left, Zhou Yong Kang, China's Communist Party head of Political and Legislative affairs committee, Vice Premier Li Keqiang and propaganda chief Li Changchun during a sess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ld in Beijing. China's state news agency announced Thursday, March 15, 2012 that Bo resigned amid a scandal involving his former police chief and replaced by Chinese Vice Premier Zhang Dejiang. (Foto:Ng Han Guan/AP/dapd)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時代周報》觀察了最近的中國政局後指出,中國"黨的高層現在十分神經過敏",廣為流傳的謠言"顯然是一個強度不斷自行加大的螺旋"。它表明,"為爭奪領導權,中國(黨內)正在進行一場神秘的鬥爭"。

文章寫道:"北京沒有發生動亂,但部落格的帖子顯示了一點:中國首都和各省的領導精英極為不安。第二天所有這一話題的跟帖全部消失,中國的檢查部門認真工作,但這樣只能加強人們的印象:陰謀正在進行。"

"十月份的黨代會上,九名政治局常委中將新選七人,屆時新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上台。此前,他們通過複雜而又並非無陰謀的程序組合而成,因為人所共知,中國沒有自由選舉。

"薄熙來的倒台動搖了中國領導,直至其中央權力核心。這樣規模的事件最後一次發生在二十年前,那是1989年受人愛戴的共產黨首腦趙紫陽因發生天安門起義被鄧小平解職。直到2012年,共產黨政治局中的經濟自由派才佔了上風。快速地正式解除薄的職務已經證明有了某種程度的透明度,政治局中的政治過程如何繼續進行,仍然只能猜測。薄的事件表明,這一過程會走得很遠。所以,對於一個正在登台的大國來說,我們希望它更為透明。"

面對網禁:網民從容鎮定 創意十足

《南德意志報》報導了中國政府最近加強控制網路的舉措,其中不僅關鍵詞、甚至涉及一些政界人物姓名的頁面也被屏蔽。該報注意到,中國網民在對付網禁時創意十足:

"中國部落格的反應從容鎮定,他們很快發明了中文中寫法近似的替代名,如總理溫家寶在網上叫做'天線寶寶',人們揣測的反叛者周永康有了一個'康師傅'的外號,薄熙來則簡稱为'番茄'。

"微博是中國最大的動亂源頭,它實際上由當局自己造成。2009年夏天烏魯木齊發生流血動亂後,當局卡死了'臉書'和'推特'。作為替代,中国的網路公司新浪建立了克隆'推特'的微博。中國領導人表示同意,因為與美國相對應的'推特'不同,微博中的所有評論很容易刪除。但是,當局低估了微博其受歡迎的程度。微博出現兩年半以後,中國五億網民中有三億多人擁有微博帳號。

"去年夏天,政府第一次感受到網路的力量。7月23日溫州附近一列快車撞上另一列火車、造成40人喪生後,中國網民連日討論高速列車的安全問題。部落格揭露了安全缺陷和腐敗問題,中國網警無能為力。幾天內,中國的部落格就列車事故的話題寫出了一千萬條評論。甚至技術裝備精良、人員眾多的中國新聞檢查部門也無法瀏覽數目如此巨大的評論。現在,關於黨內權力鬥爭的評論數目幾乎與當時一樣多。

"引人注目的是,不僅普通中國人參加網上討論,高級幹部也參加進來。這個或那個黨的正式人員看來有意识地把網路用於權力鬥爭。重慶黨委書記被解職後不久,一份絕密的薄熙來問題先期調查報告就已在網路上流傳。這份報告本來只傳達到黨中央委員。"

編譯:匯文

責編:達揚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