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貿易戰的壓力測試
2018年10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早幾年或許這樣的文章很容易寫,總結一下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大力褒揚一下改革開放造成的中國奇跡,基本上就OK了。但是現在,在這個四十周年的特殊時刻,突然冒出來一個與眾不同的美國總統,他發誓要掀開中國經濟奇跡的底褲來看看,結果讓全世界發現了和原來很不一樣的成色。於是大家忽然覺得好喪氣:難道這四十年的積累都是一場空嗎?未來的中國會向哪個方向發展?是會繼續增長,和其他東亞經濟體一樣,步入發達國家行列?還是增長停滯,社會矛盾爆發,和那些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國家一樣?
"說好的兩敗俱傷呢?"
這幾天,網上流傳著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自從川普威脅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以來,中國的股市蒸發掉了一兆美元的市值,而美國股市倒是上漲了大約兩兆美元的市值。於是吃瓜群眾弱弱地問:說好的兩敗俱傷呢?
確實,這一次美中貿易戰才剛剛開打,未來也不知道到底會打到什麼程度,一切都還是未知的情況下,中國股市作為老百姓的信心指標,已經明明白白展示出來一種恐慌。那麼,到底如何評價這次來自美國的壓力測試呢?真的是如此嚴重嗎?
中國現在的GDP大致上是12兆美元,對美出口5000億美元,大約佔整體經濟的4%多那麼一點點。美國如果真的開始加徵25%關稅,當然會削弱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完全喪失這個市場。因為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加收的關稅會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分攤,其分攤的比例取決於雙方的競爭力大小。比如中國的產品如果有很強的替代者,那麼就可能會得不到消費者的分攤,從而被潛在競爭者擠出市場。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競爭結果,全球來看,美國消費者想要找到完全替代中國的生產基地並不容易。美國政府在開證關稅之後不到24小時,馬上打補丁,請有需要的行業申請豁免,就是一個例子說明其替代品並不容易找到。
即便就按照川普期待地减少了一半左右的市場,也就喪失了大約兩個百分點的市場需求,合計人民幣1.6兆元。這個收縮的幅度並不是短期政策所不能抵消的,比如中國在2007年的時候採取的積極財政政策,一下子就增加了4兆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個規模可以完全抵消美國對中國採取禁止出口措施的影響,何況現在就是加徵關稅而已。
除了出口,還有進口的影響。目前中國對美國採取貿易對抗措施,也加徵關稅。邏輯同上,中國消費者必然也會分攤漲價的比例,而其多寡,取決於美國產品的競爭力。如果我們認為美國產品有極強的競爭力,比如晶片,無可替代,那麼中國消費者就會承受全部的漲價,這樣的貿易對抗措施,實際上就損不了人,反而害了自己。當然這僅僅是在既定技術水準情況下的短期影響。如果因為加徵關稅,促進了本國技術的增長,那麼長期來講是有好處的。這其實就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理論的理論基礎。至於能不能實現,是要有條件的。適當的加徵關稅,必須要和開放的人才引進和技術引進策略相配套,才能得到我們期待的結果。一味地高築壁壘,只會養出"巨嬰企業",永遠長不大,替代不了進口技術。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次美中貿易戰其實是中國長期增長途中的一次壓力測試。回顧二戰之後的所有新興經濟體,無一不遇到這樣至少一次的壓力測試。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日本資產泡沫危機,和上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都是發生在東亞的壓力測試。如果在延伸一下,本世紀的全球金融風暴,導致了對石油為代表的基礎資源產品價格的極大打擊,也導致了對"金磚國家"的成色檢驗。這些壓力測試,有些國家扛過去了,之後繼續增長,今天已經是發達國家,比如韓國;有些倒下了,到目前為止沒有起來,比如俄羅斯和巴西。所以不少人由此及彼地推論:中國現在也有高概率出現大幅度的經濟下滑。這樣的情緒傳導到股票市場,就是目前大跌的基礎邏輯。
中國到底能不能扛過去?這需要對中國的經濟做出合理解讀之後才能有的結論,而不是簡單地複製別人的經驗或者教訓就可以。解讀中國經濟,特別需要注意中國的經濟體量和經濟結構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差異。
無論是日本還是東亞四小龍或者巴西俄羅斯,這些經濟體都只能聚焦在世界整個經濟體系中間的一個或者幾個環節。而他們的本國市場容量非常有限,都需要依賴於美國市場作為最終產品的銷售地。這也是美國能夠對其他國家揮舞貿易大棒的基本原因所在。
13億人的統一市場
而中國的市場規模是潛在第一,13億人在一個統一的市場內,這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雖然目前人均收入只有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但是中國已經在不少可貿易型商品上成為世界第一,比如飛機汽車家電手機等等。所以在不遠的將來,揮舞市場大棒將會是中國的一個選擇,而不僅僅是一個美國特色的政策選擇。從這一點看,美國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和中國對抗而不是晚十年,是很聰明,但也很無可奈何。說這些的意思是:面對美國的貿易壁壘,最好的應對策略不是加徵關稅,而是啟動國內市場。這是中國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不加利用,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其次,中國的勞動力人數超過七億,也大致相當於整個發達國家群體,因此目前中國的產業鏈相當長,幾乎沒有什麼產品不能生產。更加重要的是:中國人勤勞,其平均工作時間遠超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因此從總勞動時間講,中國的生產能力也遠超發達國家;中國人也比較重視教育,為了子女教育,家長願意傾全力投入,這使得中國的人力資本平均水準遠高於別的同等水準的發展中國家。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和印度在大學毛入學率上的對比,在2000年以前,這個數據上中國落後於印度,但是現在已經是印度的兩倍。
所以,從短期來講,任何國家試圖尋找到一個可以替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經濟體,相當困難。比如美國晶片固然可以對中國斷供導致中興通訊這樣的企業瞬間停擺,但是如果中國所有手機廠商拒絕使用美國晶片,那麼美國晶片商其實也是死路一條,因為正是中興通訊這樣的廉價而高品質的中國組裝廠才能實現美國晶片進入全世界市場,供消費者消費。
從長期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來看,中國只要能夠發揮這七億勞動者的能動性,尊重人才,保護產權,沒道理中國的增長會因為別人的短期制裁而長久地停頓下來。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可以有條件地看好中國的未來:中國的未來不至於那麼灰暗,就像中興通訊那麼一擊而倒;也不像中國官方媒體宣傳地那麼"厲害了,我的國",到底厲害不厲害得了,要看能不能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和制度變革,而這也是我之後文章想要討論的方向。
作者沈凌為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本文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40年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