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海上生「新城」,天涯若比鄰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8月25日

這裡只是一片荒蕪的海濱:漁民從海裡撈蟹,陸地不見人煙。就是這樣一片荒郊野地(距上海約200公里),將是未來的都市之星。幕後魔術師是德國慕尼黑的「芬克和約赫爾」(Fink und Jocher)建築設計事務所。

https://p.dw.com/p/5U3f
人造城市距離上海約200公里圖片來源: Fink + Jocher

從無到有,從只聽海風過耳的寂寂荒野到方圓250平方公里的現代城市,如此浩大的工程,絕非如魔術表演般從空帽子裡拎出隻兔子那樣簡單。事無巨細都需要總設計師的周全考慮:哪裡蓋樓?哪裡鋪路?工廠設在何處?水電怎樣供應?

挑戰與難度反而激發了「芬克和約赫爾」事務所的工作熱情。設計師托馬斯. 約赫爾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表示:「那樣一片有待開發的處女地,面積之大,範圍之廣,超出老歐洲設計師及城市規劃者的想像,這正是該項目的引人之處。能夠在象慕尼黑城區那樣大的空地裡一展身手,是一件令人感到興奮的事。」

Ansicht der geplanten Industriestadt Shangyou
圖片來源: Fink + Jocher

造城工程始自現代意義上的精衛填海。雖然沒有李白「劃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的慷慨氣概,但是鏟山運石、填海為陸確實是施工計劃的第一步。由此,新城之中大約有60平方公里的區域是從海底升上來的。實現這一點需要三年的時間。在隨後的幾年內,大家還要忙得不亦樂乎,造高樓、建工廠,卡拉OK酒吧不能少,工業區也離不開發電廠。

約赫爾說:「城市周邊的工業園是人們工作的地方,而居民區就在附近,這更能方便市民的生活。」

未來之城名為「杭州灣紹興新工業城」。慕尼黑的設計師不喜歡這個平庸的名字。所幸的是,一家企劃公司正在尋找理想的更名方案,基本原則是:既要洋氣撲鼻,又兼具中國特色;既朗朗上口,又另含深意。它雖然是一座中國城市,卻多了一段西方淵源。這正是它的獨特之處。

作為城市的總設計師,約赫爾的任務不僅是蓋房子,更需特意留出空地。他說:「考慮到當地降雨充沛,我們必須要有抗洪意識。一邊是海水,一邊是河流,又有群山環繞,山洪爆發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因此,我們需要保留許多空地,讓積水能夠及時排空。」

Plan der geplanten Industriestadt Shangyou
圖片來源: Fink + Jocher

中國的經濟騰飛引發了建築熱,也吸引了許多德國建築師及城建人員加入到施工項目之中。最出名的例子是:法蘭克福的阿爾伯特.施佩爾將為上海建「德國鎮」,下挖地鐵,上蓋大廈。施佩爾在德國家喻戶曉,曾經成功參與漢諾威2000年世界博覽會園區的規劃設計。

約赫爾說:「我們比較注重團隊合作精神,分工明確,又能夠集體協商。不僅涉及建築設計或城建規劃時如此,處理其它許多問題時也是這樣。我相信,我們已經在過去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經驗,現在可以同我們的中國夥伴們一起分享。」

中方合作者要求造城工程盡快完工,因為太多的鄉鎮居民湧入城市,使得現有的城區空間早已飽和。這意味著,「芬克和約赫爾」建築事務所必須超時間、趕進度,創下比在德國高出數倍的工作效率。

對此,約赫爾表示:「這種做法的負面結果是,我們不能深思熟慮,不能反復比較、斟酌,直到確定最佳方案。如果大家留心觀察香港附近的新興城市,會發現那裡建築群落的老化速度很快。這除了氣候的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建築材料品質不過硬。這是一味圖快速成的。」

但是,德國建築設計公司無權干預中方的施工計劃。下個學年,約赫爾還將赴上海大學講學,他將把建築學中的品質理念傳授給學生。屆時,他的「城建之子」--中國新城也該有了真正的名字。

(艾倫娜/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