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洛克比空難之謎仍未解

2013年12月21日

25年前,一架美國客機在洛克比市上空爆炸,造成270人遇難。事到如今,這場襲擊慘案中仍然有許多未解的謎團。

https://p.dw.com/p/1AcO9
Lockerbie Attentat
圖片來源: Roy Letkey/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1988年12月21日,一架波音公司的747型飛機墜毀於蘇格蘭小鎮洛克比。機上所有243名乘客以及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此外,還有11名洛克比居民也在飛機墜毀的地點喪生。人們在殘骸中找到了塑膠炸藥塞姆汀的痕跡。雖然有多個組織,尤其是伊斯蘭組織聲稱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但人們還是很快就懷疑上了利比亞,這個一直和美國處於對峙狀態的國家。


25年後,雖然英國當局就此展開了多年的調查,國際法庭也做出了審判,雖然一位利比亞情報機關官員被判後獲得減刑,利比亞政府也支付了賠償費用,但與這一襲擊事件相關的問題還是比答案多。德國記者兼秘密情報問題專家埃恩伯姆( Erich Schmidt-Eenboom)認為:"洛克比的背後是一場謎一般的襲擊事件,人們從中可以看出,在國際恐怖主義的地盤上,有太多的參與方和陰謀論。"他對徹底澄清洛克比空難不抱多大希望。


充滿矛盾之處的審判

科赫勒爾(Hans Köchler)做出了更為具體的指責。這位奧地利哲學家2000年被聯合國秘書長以觀察員的身份派遣至海牙國際法院瞭解洛克比襲擊案的審訊工作。當那裡的蘇格蘭法官宣佈將一名利比亞情報機關工作人員無罪釋放,並判處邁格拉希(Abdelbaset Ali al-Megrahi)終身監禁時,科赫勒爾也在場。他說:"我所瞭解的一切告訴我,這是一起誤判。"

#這位聯合國觀察員介紹說,整個案件的取證過程令人匪夷所思。比如說,作為最重要證據的一個指甲大小的電子元器件在調查開始數月後才浮出水面。而這個元件被指是一家瑞士公司向利比亞提供的引爆裝置的殘骸。科赫勒爾指出,如果這個殘骸真的曾經是炸彈的一部分,那它在爆炸的時候早就應該化為灰燼了。他說:"蘇格蘭的物理學家們做過塑膠炸彈爆炸的實驗,爆炸後產生的只會是一團超高溫的氣體,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會留下。"

Lockerbie Attentat Abdel Baset Megrahi
唯一獲刑者邁格拉希(Abdelbaset Ali al-Megrahi)被帶入法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這個瑞士公司隨後作證表示,空襲事件過去數月後,警方取走了一塊與涉嫌引爆裝置相同的樣品。調查人員在庭審過程中出示的證據正是這個樣品的一部分。聯合國觀察員科赫勒爾指出,類似這樣荒謬的事情貫穿於整個庭審過程。其間有兩個男人一直在現場,但他們的名字卻沒有出現在任何庭審紀錄上。科赫勒爾認為:"這是兩名美國FBI的工作人員,他們在審判期間一直和原告團親屬有所交流。"

卡扎菲戰術上的退讓

對於記者兼秘密情報問題專家埃恩伯姆來說,洛克比空難的審判是一種政治審判:"庭審的過程及結果都清楚地表明,有人在幕後交易,為的不是查明真相,而是讓雙方都能保住政治上的臉面。"埃恩伯姆相信,美國從這起襲擊事件之後就想法設法找到擺脫這位令他們憎惡的利比亞革命領袖卡扎菲的辦法。最晚在1986年柏林"拉貝拉"(La Belle)迪斯可舞廳的美軍官兵遭受炸彈襲擊後,布希總統就開始尋找推翻利比亞政權的理由。當時的證據清楚地表明襲擊方來自利比亞,後者希望為兩艘被美軍擊沉的戰艦報仇。作為對"拉貝拉"事件的回應,華盛頓向利比亞政府所在地區發起了轟炸襲擊,卡扎菲的一個女兒在襲擊中喪命。

Der libysche Revolutionsführer Muammar al-Gaddafi
洛克比空難後卡扎菲的國際形象發生逆轉圖片來源: AP

所以,卡扎菲當時就知道美國政府想"除掉"他,所以他也曾為自己尋找後路。當國際社會打算把洛克比空難的賬記在他頭上,並對其實施了制裁措施時,卡扎菲已經處於窮途末路的狀態。所以他主動提出讓兩名該國情報機關的工作人員接受蘇格蘭法庭的審訊。其中唯一的條件是,必須在一個中立的地方舉行庭審。就在卡扎菲於1999年4月確實交出了這兩名情報機關工作人員後,國際社會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卡扎菲突然不再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而是一位可以與其進行對話的總統。隨後,卡扎菲甚至愈發表現出就為受害者家屬支付賠償金而展開談判的意願,但條件是西方必須放鬆對利比亞的制裁。

要石油不要真相

審判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進行的,參與各方突然更願意息事寧人。甚至連唯一被判刑的人也有可能被提前釋放。當卡扎菲2002年正式宣佈為襲擊事件負責,並隨後向受害者家屬支付了高達25億美金的撫恤金後,這位革命領導人又重新回到了國際政治的大舞台。埃恩伯姆認為:"這是一種戰術,為的是重新融入國際社會,並繼續和英國開展石油貿易。"

Lockerbie Jahrestag
25年過後,洛克比空難的死者們能夠安息嗎?圖片來源: AP

時至今日,人們只能猜測誰是洛克比空難幕後的真正黑手。經常被提及的一方是伊朗,還有當時與多起襲擊事件有關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但是,有關證據彼此矛盾。看來,洛克比空難25年後,已經沒有人一定想知道事實的真相。世界政治格局早已改變,當時的動機放在今天不再值得一提。洛克比空難中唯一一個邢犯於2009年因身體健康的原因被釋放,並於2012年死於癌症。只有像當時庭審觀察員科赫勒爾這樣的理想主義者才會要求重新審理洛克比空難事件。他認為:"這對重樹人們對國家和司法的信心尤為重要。因為有許多蘇格蘭人都相信,洛克比空難的審判過程並不符合法治國家的原則。"

作者:Alois Berger 編譯:任琛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