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德國汽車集團很受傷

文木
2016年12月16日

《南德意志報》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讓德國汽車製造商們憂心忡忡的中國電動汽車法草案。《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到中國企業在德投資,指出德國經濟部可能會推出"投资掃描器"。

https://p.dw.com/p/2UQdr
Elektroauto in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Ym Yik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工業和訊息化部9月底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個法律草案:2018年起,汽車生產商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汽車中,電動汽車的銷量必須要達到總銷量的一定比例。《南德意志報》指出,這個消息讓德國汽車製造商"躺槍":"就拿大眾集團來說,這項法案一旦推出,大約300萬的汽車銷量將在2018年減少大約6萬輛。2019年減少8萬輛,到了2020年,銷量將減少10萬台。目前大眾在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僅為每年幾百台。"

Elektroauto in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Ym Yik

因此,汽車製造業的恐慌情緒不足為奇:"一年之內制定並且實施一個新的電動汽車戰略?這已無可能。因此,在六個星期前訪問中國的時候,德國經濟部长嘉布瑞爾向對方道出了德國汽車製造商們的擔憂,並且希望中國能夠推遲時間。現在可以看到,這並沒有起到任何影響。德國汽車業再一次从網路上得知了這個消息。"

最近,中國在世貿組織的資料庫登記了兩項法律草案。某些涉及到大型行業和國際貿易的法律草案需要提前通報世貿組織成員,根據規定,他們有60天的評議期。關於電動汽車銷量比例的草案完全沒有任何改動,儘管汽車業出現了不滿的聲音。評議期到2017年1月31日截止。

另外一項法案與生產許可相關。它的評議期將會在本月15日結束。根據這項草案:"所有希望在中國生產電動車的生產商,必須繼續證明自己有能力做到這一點。這聽起來像一道慣例手續。但內中大有乾坤。因為:不僅僅外國集團必須要證明他們有這個能力,他們的中國合資夥伴也要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寶馬已經證明能夠製造出像i3這樣的電動汽車並不足夠,他們在沈陽的中國夥伴也有這個能力,才能拿到生產許可證。在現實中這就意味著:必須將所有的技術細節移交出來,小至一個螺絲。"

作者指出,還有一個選項:不再中國生產電動汽車。但是這樣,電動汽車銷售比例上又存在困難。這真是讓人"進退兩難"。

聯合作者Christoph Giesen 和Max Hägler指出,這項草案可能今年就會被放行。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本月末將在北京舉行。北京官方解釋說,因為城市的空氣污染,所以要快速地推行相關法案。不過這個理由有些牽強:"霧霾的主要製造者之一是煤廠。中國煤電發電量佔總發電量比重超過80%。"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ß)認為,這說明,此項法案的本意並不在於改善空氣品質,而是幫助中國本土企業達到政府提出的數字目標。文章寫道:"'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三年內,中國市場上銷售電動汽車的約60%都來自本土生產商。到2025年比例將上升到80%。這是向已在市場站穩腳跟的西方廠商宣戰。"

德國馬路上的電動汽車

標題為"中國沒有讓步"(China macht keine Kompromisse )的文章寫道,總體上,德國的汽車集團在這個問題上態度保守。怕惹中國政府不高興,中國市場太重要了。文章再拿大眾舉例:"這家集團銷售的10輛汽車中,就有4輛是在中國市場售出的。有著強烈的依賴性。"作者接著提出了對未來的擔憂:"將來怎麼辦?人們對配額感到擔心,現在還有幾個星期,世貿組織成員還可以提出抗議。但是,他們能拿出什麼樣的論據呢?嘉布瑞爾已經去過北京了,但是這絲毫沒有任何用處。"

"投资掃描器"?

《法蘭克福匯報》也將目光聚焦在德中經濟。"德國駐華大使館本周三間接地向中國政府發出雙方經濟關係可能會出現惡化的警告。"題目為"德國向中國叫板"(Deutschland geht auf Konfrontation zu China)的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作者接著援引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在一次經濟會議上表示,德國企業雖願意幫助中國現代化,與對方進行合作。不過,"如果公司擔心,一旦轉移足夠的技術,就會是被丟棄的工具,我們怎麼才能鼓勵這種合作呢?"

中國政府計劃,至2025年借助海外技術給本國的一些行業升級。"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估計,至今年年末,中國企業在歐盟投資規模近190億歐元。
 

文章指出:"據悉,明年9月德國大選之前,德國經濟部長嘉布瑞爾可能會設置一個'投资掃描器'。所有歐盟之外的投資都要經過這個檢測。"比如,如果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政府通過空殼公司用這樣的方式拿到德國技術,可能會因此削弱德國的競爭能力。德國經濟部或會阻止這筆投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