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寶馬應該感謝川普

文山 摘編
2018年10月12日

中國取消了合資企業中外資不得超過一半的規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寶馬等車企越來越聚焦中國市場,其風險又有多大?周五(10月12日)的德語報刊評論版,紛紛關注了寶馬在華增持合資企業股份、突破此前50%股比限制。

https://p.dw.com/p/36RxK
Symbolbild Deutsche Automarken Audi Mercedes Benz BMW USA China
中美貿易相爭 德國車企受益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這是一個政治訊號"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就在不久前,在華外國車企在合資企業中的持股比例超過50%還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這將有助於競爭,推動產業的發展。

"北京發出的訊號很明確:中國正在開放市場。周四在沈陽舉行的華晨寶馬鐵西新廠開工儀式有著遠遠超出其自身的象徵意義。儘管面臨著中美貿易戰引發的複雜局面,中國依然堅持著既有的路線。

"其它中外合資企業也有可能很快發生股比的變化,當然不一定是全部合資企業。尤其是那些'相對弱勢'的中國合作夥伴將有可能縮小其持股比例。華晨也正是因為其規模比較小,而成為了第一家在合資企業中縮小持股比例的中方合作夥伴。2017年,華晨自主品牌的汽車只銷售了12萬輛,而且這些自主研發車型的口碑很差。

"寶馬現在持有了合資企業的多數股份,這也體現了既有的實力對比。而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建有合資企業的上汽集團,2017年則售出了將近700萬輛汽車。儘管其中大部分都是大眾、通用的品牌,但是上汽自主品牌的銷量也達到了大約100萬輛。

"與此同時,吉利、長城、蔚來等中國私營企業的業績也表明,即便不與外國車企合資,它們也能取得不俗的成績,從而在本土市場上與西方品牌相競爭。充分的競爭,才是最好的推動力。"

BMW Werk China Shenyang
位於沈陽的華晨寶馬工廠,如今又進一步擴建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MW

《新奧斯納布呂克報》則以"寶馬斥巨資,中國新轉折"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寶馬能夠擴大持股比例,應該感謝川普。文章寫道:

"對於德國汽車廠商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的中國市場似乎開始了一場新轉折。寶馬成為了首家可以在合資企業中持股超過50%的外國車企。令人望眼欲穿的中國市場開放,現在也讓德國大眾、賓士滿懷期望。在合資企業中持有多數股份,這不僅僅意味著具有更大的掌控權,也意味著能夠從繁榮的中國市場中獲得更多利潤。

"寶馬公司的老總們,為此不僅僅應當感謝北京,也應該感謝華盛頓。川普发動的關稅戰,讓寶馬美國工廠生產的汽車出口往中國的生意無利可圖,因此寶馬公司必須提高在中國的產能。而能夠持有合資企業多數股份,則讓寶馬公司的領導層更容易地作出了這筆巨額投資決定。

"對北京而言,取消合資股比限制並不是太艱難的決定。中國政府此前一直希望,本土企業能夠通過合資來獲取西方企業的技術。而現在,中國廠商已經追趕了上來。吉利、比亞迪現在已是電動汽車領域內的重要選手,而它們可沒有與德國車企合作。"

法蘭克福出版的德國《證券報》則刊發了題為"依賴北京"的評論,批評了德國汽車產業過分依賴中國市場的做法:

"德國汽車廠商就彷彿被一股力量支配著一般。一方面,不斷增長的中國經濟穩固了德國車企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它們也越來越依賴某一特定國家的政權體系,而後者的合法性並非來自民主選舉,而是來自於民眾不斷提高的生活水準。

"可是,假如中國經濟增長的泡沫破裂了,又該怎麼辦?德國車企越來越依賴北京。寶馬等廠商在中國銷售的每一輛汽車,都在加大風險。車企老總們強調,其風險分散在亞洲、歐洲、美洲等多個重要市場。但是這不過是障眼法。要是中國增長引擎出現問題,全球經濟都會出大麻煩。"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