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德國

德語媒體:中國對北約的另一種威脅

2024年8月17日

德語媒體觀察到,面對歐洲對電動車等產品的貿易限制,中國方面的對策包括:一方面,限制稀有金屬的出口,甚至可以威脅到德國和北約的軍工業。另一方面,繞開制裁,把車廠移至歐洲。

https://p.dw.com/p/4jaAw
如果中國突然停止供應原材料,北約軍隊的彈藥庫存可能會迅速告急(資料圖片)
如果中國突然停止供應原材料,北約軍隊的彈藥庫存可能會迅速告急(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edna/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近日發表文章題為「北京的警告」。指出:中國對銻這種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揭示了德國軍工行業對中國的高度依賴。

文章以歷史回顧開頭,寫道:「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國人就已經認識到銻金屬在戰爭中可能具有決定性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意志帝國的軍工行業就已經在討論如何替代這一用於製造炮彈碎片的硬鉛的重要成分,因為銻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隨後,作者Florian Müller指出:「如今,這場討論可能再次升溫,因為中國——銻的主要供應國之一——計劃從九月中旬起對這種金屬及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屆時出口將需要國家批准。」

文章寫道:銻金屬如今依然在防火設備、電池的生產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同時也用於製造穿甲彈、夜視儀和裝甲設備。因此,軍工行業對於過度依賴中國的擔憂日益加深。

作者回顧分析稱:去年,中國已經對鍺和鎵等稀有金屬的出口進行了管控,這些金屬用於夜視設備和雷達系統等。此外,萊茵金屬等彈藥製造商還從中國大量進口用於生產火藥的硝化棉。如果中國突然停止供應,北約軍隊的彈藥庫存可能會迅速告急,尤其是在當前因支援烏克蘭而彈藥本就緊缺的情況下

文章指出:「出口管制並不一定意味著徹底停止出口。中國雖然減少了鍺和鎵的出口量,但仍在繼續出口。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這些限制措施是對美國限制先進半導體技術出口以及加徵關稅的回應。這是中國發出的一個警告,表明在貿易戰中,中國有能力對西方造成重大影響。」

「與銻相比,中國在其他重要原材料上的壟斷程度更加顯著。今年一月,歐盟議會對98%的稀土需求依賴中國表示「擔憂」。此外,中國生產了全球70%的電池、60%的鋁、75%的硅、94%的鎵以及大約60%的鍺。中國還是全球鋰、銅、鎳和鈷的主要加工國。」

中國是全球稀土蘊藏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中國是全球稀土蘊藏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圖片來源: imago stock&people

但作者也寫道:「好消息是,供應鏈的多元化是可行的,但這取決於政治意願和必要的資金支持。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根據一份中情局的歷史分析報告,二戰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重要的銻生產國,佔據了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然而,1937年日本入侵導致中國的生產停滯,墨西哥和玻利維亞等國隨後進入市場。」

文章指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主要從東歐獲得銻。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許多歐洲國家實現了自給自足。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由於資金短缺和環保顧慮,大多數國家停止了銻的勘探和開采。與此同時,繼續專注於採礦和重工業的中國在2000年代重新奪回了其准壟斷地位。」

作者在文章最後寫道:「高昂的環境標準、薪水水準和能源成本,再加上公眾的反對,常常使得採礦的經濟可行性受到質疑。即使這些障礙得以克服,從勘探到實際開采也需要數年時間。在此期間,德國軍工行業只能選擇繼續從中國囤積所需的原材料,或者尋找替代方案。歷史彷彿再次重演。」

中國在歐洲開始製造汽車

一方面,歷史也許在重演。但同時,中國的汽車產業如今在受到大力制裁的背景下,也正在書寫新的歷史。《星期日版法蘭克福匯報》最新的文章關注到,在歐盟通過徵收關稅抵制中國電動車的同時。第一個製造商已經繞過了這些關稅——通過在波蘭建廠。

題為「中國在歐洲開始製造汽車」的文章指出:「中國汽車向歐洲擴張的下一階段在距離柏林約600公里的工廠內展開。在波蘭的工業城市蒂黑,歐洲汽車巨頭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營運著一座大型工廠。今年夏天,這裡組裝了第一批特別版的小型電動車——零跑 T03。這是第一款在歐洲工廠生產的中國電動車,標誌著中國新興汽車產業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歐洲汽車巨頭斯特蘭蒂斯的鼎力支持,該公司與中國企業結成了聯盟。」

德國汽車製造商落後了嗎?

文章回顧歷史寫道:「不久前,斯特蘭蒂斯的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成為中國汽車在歐洲生產的開路先鋒,這一點幾乎是難以想像的。畢竟,在過去的幾年裡,幾乎沒有哪個歐洲汽車行業的高管像這位葡萄牙人那樣明確警告即將到來的廉價中國電動車潮。」

「然而,塔瓦雷斯早已改變了立場:在2023年10月,他宣佈入股成立僅九年的中國電動車初創公司零跑。斯特蘭蒂斯為獲得這家小型製造商21%的股份支付了15億歐元。交易的一個關鍵部分是:雙方成立的合資企業由斯特蘭蒂斯控股,並獲得了在中國境外生產和銷售零跑汽車的獨家權利」,就此,文章作者評論稱:「塔瓦雷斯現在更願意遵循這樣的原則:如果你無法擊敗對手,那就與之結盟。」

文章分析稱:「斯特蘭蒂斯與零跑這兩家極不相同的公司走到了一起。斯特蘭蒂斯是一家年收入1900億歐元的全球巨頭,2023年銷售了約620萬輛汽車。而零跑則是一個相對微小的企業,去年僅交付了14.4萬輛汽車,至今仍在虧損。然而,這家中國公司在技術上被認為非常強大。與依賴供應商不同,這家小公司自主生產關鍵的電氣元件。去年,大眾汽車公司也曾與零跑商討合作,但最終選擇了與其競爭對手小鵬汽車結盟。」

文章在結尾展望斯特蘭蒂斯和零跑的合作前景寫道:「然而,歐洲只是這兩家汽車製造商合作的第一站。斯特蘭蒂斯計劃將中國電動車推廣到其他亞洲國家、中東、非洲以及南美洲。對於零跑而言,這一聯盟將成為其進軍全球市場的跳板。」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