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原子能機構伊朗使命受挫

2012年2月22日

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伊朗的最新談判無果而終。本台記者Daniel Scheschkewitz認為,這對外交解決伊朗核爭端不是一個好兆頭。

https://p.dw.com/p/147jR
Kommentar Grafik für das chinesische Programm, Artikelbild 330x244

國際原子能機構監察員連著兩天嘗試獲准進入帕琴(Parchin)軍事基地檢查,但德黑蘭政權不為所動,不僅拒絕其進入基地核查,也拒絕他們審閱關鍵性文件或者與參加伊朗核計劃的專家談話。國際原子能機構監察員一無所獲地離開,之後卻表示,與伊朗的會談是在愉快與充滿信任的氣氛中進行的。對於一次失敗的使命而言,沒有比這樣的評價更具有諷刺意義。而對於今後數周,乃至數月而言,原子能機構監察員短短幾周來第二次失敗的訪問絕非什麼好兆頭,特別是在現在的形勢下。

相互實行經濟封鎖

在三月初舉行議會選舉前,德黑蘭政府顯然決意執行既有的路線。上周末,伊朗石油部就宣佈立即停止向法英兩國出口石油。這兩個國家都致力於以堅決的態度貫徹歐盟從7月1日起對伊朗實行石油禁運的決議。與此同時,伊朗海軍派遣兩艘戰艦前往地中海與敘利亞進行聯合軍演。雖然從軍事來講沒有什麼意義,但有鑑於敘利亞當前的局勢,此舉可謂一次有目的的挑釁。

而歐美朝著阻礙伊朗展開外貿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為全球金融行業大部分金融交易提供通訊系統的SWIFT合作組織顯然已經準備將伊朗的銀行排除在系統之外。這樣的措施將使德黑蘭在和那些不對其制裁的國家做生意時也變得困難得多,首先是中國和俄羅斯。

對抗代替信任

其實,雙方原本希望走新的談判之路。伊朗首席談判代表賈利利上周還對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2011年10月的一封信作了回復,並表現出就核計劃進行談判的意願。從外交圈傳來的消息稱不設前提條件。

在十月份的信中,阿什頓明確承認伊朗有發展民用核能的權利並以此創造了積極的氣氛。但是伊朗也必須將承諾落實到行動中。德黑蘭領導層必須認識到,有權利也有義務。伊朗過去觸犯相關協議並製造假象的行為讓國際社會不得不對伊朗有關核計劃只是用於和平目的的聲明進行仔細審查。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察員最近的伊朗之行就是帶著這樣的使命。但是,伊朗非但沒有通過讓步逐漸創造信任的氣氛,反而表現出不合作和頑固的態度。就連敦促重啟談判的德國也產生了伊朗唯一的目的是想爭取時間的印象。這段時間可以讓以色列打消襲擊伊朗核設施的念頭,也可以讓德黑蘭不受干擾地繼續研製核武器。

正合以色列心意

目前,五個擁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德國正在商談是否接受伊朗提出的進行新談判的條件。國際原子能機構監察員對伊朗最新的訪問也是測試伊朗會在多大程度上允許國際社會的檢查機制澄清對其核計劃的疑慮。而測試兩次都是負面結果。對於深信只有通過軍事手段才能制止伊朗用核武器武裝自己的以色列政府來說,這無疑正合心意。下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将前往華盛頓參加政治會談。對於美國總統來說,告誡以色列保持克制的難度無疑又大大增加了。

作者:Daniel Scheschkewitz  譯者:樂然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