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共同價值後面的不和諧音

2002年5月23日

歐洲和美國在一系列問題上分歧越來越多,菲舍爾擔心美國和俄羅斯會越過歐洲結成聯盟。布希訪問柏林之際,德國公眾顯示出對美國的嚴重抵觸情緒,他們指責美國在反恐鬥爭中喪失了尺度,失去了目標。

https://p.dw.com/p/2Cey
不是美國太強大,而是歐洲太弱小圖片來源: AP

從官方層面上看,柏林和華盛頓之間一切都非常正常。德國總理施羅德對「星期日世界報」表示,布希總統是德國的好朋友,德國非常歡迎布希來訪。施羅德還說,「我們有著共同的利益。」自然,在共同的價值觀面前,偶爾的意見分歧也就站在次要的位置上。

德國外長菲舍爾也盛贊大西洋兩岸的友好關係是21世紀的安全基礎。但是,菲舍爾也承認,911恐怖襲擊後美國人和歐洲人在看問題的角度上出現了分歧。美國人視自己在戰爭中,而歐洲方面主要是擔心美國會我行我素。菲舍爾在兩周前訪問華盛頓是表示:

「特別是在如何看待中東發生的事件上,美國人和歐洲人有了越來越多的意見分歧,而且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

在美國,保守派的媒體和政治家對歐洲的反猶主義和右翼傾向發出了警告。在歐洲,唇槍舌戰愈演愈烈。德國出現了一種新的反美勢力,因為,在反恐鬥爭中,美國喪失了尺度,失去了目標。

波昂大學政治學教授哈克也贊同德國外長菲舍爾有關美國和歐洲看問題的方法出現分歧的觀點。在美國,任何外交政策都是以是否對反恐鬥爭有利為標準。美國總統布希對結盟簽約極端排斥,因為這會限制美國的決定自由。這不僅表現在美國在處理北約或有關全球氣候保護的京都議定書方面,也表現對待國際刑事法庭的問題上。在布希政權看來,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軍事地位太微不足道了。哈克認為:

「歐洲人什麼也辦不到。美國單獨採取行動是因為沒有別的辦法,他們在歐洲找不到一個可以幫助他們的夥伴。」

德國外長菲舍爾不希望出現美國和俄羅斯越過歐洲結成聯盟的情況,因為,如果美國和俄羅斯之間搭起一座新的橋樑,歐洲人將會被冷落一旁,成為政治上的乞丐。菲舍爾認為,歐洲若想和美國平起平坐,必須推動歐洲的一體化。

「我們不應該抱怨美國的強大。問題的關鍵在於歐洲不強大。這是歐洲人自己的問題。一個更為強大的歐洲其實符合美國的利益。歐洲必須要變得強大起來,歐洲人也將會為此努力。」

菲舍爾對美國政府可能對伊拉克薩達姆侯賽因政府進行軍事打擊提出了批評。對於菲舍爾的表態,華盛頓非常重視,但也大皺眉頭。美國政府白宮安全顧問賴斯再次表示,她希望在對伊拉克的問題上也能得到德國毫無保留的支持,不是軍事上的支持,但是包括禁止向伊拉克出售武器以及不違反對伊拉克的制裁措施。德國黑森州和平和衝突研究所的米勒認為,德國以及歐洲就伊拉克問題提出的批評只會被華盛頓方面當作耳旁風。他說:

「歐洲人主要在伊拉克問題上有很大的分歧。英國從來就站在美國一邊。法國站在伊拉克一邊。其它的歐洲國家則位居其間,聽不到它們有什麼表態。如果希望向華盛頓方面施加影響,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變。」

儘管柏林方面盛贊和華盛頓的友好關係,但是公眾的看法卻有著另外的走向。據明鏡周刊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德國人認為美國的做法是自私自利,民族主義。而美國人所做的一項民意調查展示的卻是另外一幅圖畫。國際先驅論壇在四月份的一篇報導中寫道,德國公眾在911事件後對布希的看法大為改觀。顯然,在這個問題上,大西洋兩岸的視覺角度也出現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