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競爭激烈,德國磁懸浮不放棄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8月15日

專家認為,北京至上海之間的高速鐵路應用德國磁懸浮技術已經不可能。在這條鐵路線上,中國可能考慮使用自己的輪軌技術。中國的新一代火車已經在實驗時達到了321公里的時速。

https://p.dw.com/p/3ytl
磁懸浮失意京滬線圖片來源: AP

在秦皇島至沈陽的高速鐵路線上,中國國產列車「中華之星」在這裡創造了國產列車運行速度的最高記錄。「中華之星」設計時速200公里,並預留了今後升級為時速250公里的條件。雖然目前還不是高速鐵路,但是一旦中國鐵路熟練地掌握了時速200公里的技術,勢必將縮小今後引進的範圍。

但是德國磁懸浮公司並沒有自暴自棄。前不久,在上海浦東機場至市中心的測試時,兩列時速達到430公里的列車成功會車。之前,很多科學家對高速磁懸浮列車交會時的技術穩定性提出質疑。這一歷史性的會車還將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今年9月,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在訪問中國時,將會參觀磁懸浮建設工地,並會為德國技術做宣傳。此外,德國交通部長施托佩爾也宣佈要訪問中國。德國磁懸浮公司得以發言人表示,磁懸浮技術很可能在別的線路上得以應用,可能是上海至南京(300公里)和上海至杭州(180公里)。

該發言人表示:「如果今年年底,上海磁懸浮投入正式營運,這項技術將會變得更有說服力。」德國西門子總裁馮.皮埃爾在德國「明鏡」周刊中也表示,北京到上海的磁懸浮快線從來都沒有被正式研究過。在中國只有短途線路才有實現的可能。在德國,磁懸浮在經歷了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失意以後,把注意力轉向了慕尼黑市中心和飛機場的線路。

在中國爭奪北京到上海高速鐵路的還有日本的新干線,德國ICE和法國的TGV。到底花落誰家,中國政府還沒有表態,不過離做出決定不會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