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风风雨雨二十五年,德国绿党今非昔比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1月13日

1977年,当时的德国社民党总干事长伊贡.巴尔把“绿色名单”-一个由环保、和平和反核积极分子组成的公民自发组织称为“对民主的威胁”。1980年1月13日,“绿色名单”与一些类似的自发组织在卡尔斯鲁厄联合成立了绿党。25年后的今天,绿党成为了社民党的联合执政伙伴,绿党的领军人物菲舍尔成为民意调查中最受欢迎的德国政治家。

https://p.dw.com/p/673Z
绿党25年前建党时的若干主要领导人合营图像来源: AP

绿党从1998年开始与社民党联合执政,目前在大多数联邦州都拥有议会席位,也在不少的州政府中作为联合执政的伙伴。现在,社民党因为改革社会福利政策而得罪了不少选民,而联合执政的绿党却春风得意,在最近的欧洲议会选举或州和地方选举中战绩辉煌。

Die Grünen Plakat Wir machens gleich
绿党2002年争取同性恋平等权利的大选海报

绿党萌生于上世纪的六八年学运和七八十年代的环保与和平运动,它的第一代成员大都是街头自发公民运动的活跃分子,激进、叛逆和草根是他们共同的政治风格。当这些“造反派”在1980年宣布成立联邦性的政党时,主流媒体如“明镜周刊”和“南德意志报”对他们并不看好,称这是“绿色的希望已经穷途末路”,认为这些乌合之众是“乱得不能再乱了”。建党之初,绿党内部就为接纳极左团体入伙的事吵得不可开交,并由此在党内分成了两大派别-教条派(Fundis)和务实派(Realos)。实际上,由于内部纷争,绿党直到半年后才在多特盟德的第三次党大会上结束了马拉松式的建党过程,形成了由佩特拉.凯利、诺伯特.曼和迪特.博格曼组成的三驾马车领导班子。约西卡.菲舍尔虽然是绿党的首批正式党员,但是当时他还是个小字辈。

Petra Kelly und Gerd Bastian
1983年的“革命伴侣”凯利和巴蒂斯安共同在联邦议会中议政图像来源: dpa

除了组织上的混乱,绿党成立之后的政治纲领也过于激进,例如他们主张立即停止核能、解散北约和生态化的经济,这让处在冷战中心的德国人感到忧虑和害怕。不过,当时绿党成功地促使了“环保”成为一项主流政治话题。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党研究学者卡尔-鲁道夫.寇尔特评论说,由于绿党的影响,环保也被纳入各大政党的政治纲领;环保让绿党风光一时,但也成为了一个陷井,因为其它的政党也纷纷“环保”,绿党被抢了风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

1983年3月的联邦议会大选中,绿党以5.6%的得票率进入联邦议会。登入政治大堂的绿党开始时凸现草根民主的“野路子”风格,它的议员留着大胡须,穿着毛衣和夹克坐在西装笔挺的议员当中,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坐在资本家中开股东会议,颇有戏剧效果。当时,绿党还决定它的议员席位采取两年轮换制,一个议员的任期被限制在两年,而且担任议员的人必须要放弃党内领导职务。菲舍尔当时也当选为议员,并以出色的口才暂露头角。一进议会,菲舍尔便以一句德国式的“国骂”青史留名:“议长先生,请允许我说你是一个屁眼!”原因是这位副议长把绿党的一位议员因“诬蔑”总理科尔而赶出了议会。

虽然年轻的绿党显得有些“生猛”,但是它的“绿色政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是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三家主流大党社民党、联盟党和自民党只是口头上要环保,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把环保太当回事,这使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德国人把绿党看成一个有吸引力的新政治方向,绿党的民众基础越来越广,并开始在州和地方选举中广泛赢得席位。八十年代中,绿党的最大成就是黑森州的绿党在菲舍尔的率领下与社民党组成红绿联合执政伙伴。1985年,菲舍尔穿着一双球鞋宣誓就任黑森州环境部长。这时,菲舍尔为代表的“务实派”风头压过了佩特拉.凯利的“教条派”。八十年代中后期,绿党领导层两派之争激烈,人事变动如同走马灯。

1990年两德统一,而绿党却陷入低谷。就在德国人为两德统一而兴奋时,绿党却不识时务地打出了“所有人都在谈德国,而我们要谈气候”,结果就是在统一后的第一次议会大选中没有过5%的门槛而失去了获得议席的资格。绿党政治失意无疑也是它的创始人之一、女中豪杰佩特拉.凯利个人悲剧的开始。1992年10月1日,凯利的年长25岁的生活伴侣格尔特.巴蒂斯安开枪将凯利打死,然后自己也饮弹毙命。两人死后三周才在住所中被发现,说明以政治为生命的凯利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人遗忘了。凯利之死是授权自杀还是被谋杀,至今仍无定论。德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爱丽丝.施瓦茨认为,以凯利的性格,她是不会与巴蒂斯安合谋自杀的。巴蒂斯安曾是德国联邦军陆军总参谋部的将军,1979年因为反对北约在德国部署核武器而愤然辞职,1980年遇到凯利,演出了一曲轰动一时的政治加爱情的老少配。

Joschka Fischers Turnschuhe gehören zur deutschen Geschichte
菲舍尔-穿着球鞋就任部长图像来源: dpa

1993年,绿党与德国东部新联邦州的民权组织“90联盟(Bündnis 90)”合并,官方的正式名字改为“绿党/90联盟”,但人们习惯上仍然称其为“绿党”。

1994年,绿党在务实派领袖菲舍尔的领导下成功重新进入议会,菲舍尔本人出任绿党议会党团主席。

1998年,菲舍尔领导下的绿党终于实现了执政的梦想,与社民党组成了红绿联合政府。执政后的绿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向许多初期的政治理想和目标说了再见。作为“绿色”外长的菲舍尔执政不久就同意派遣德国联邦国防军到科索沃和阿富汉执行维和任务。绿党本来是个主张和平主义与反战的激进党,向来反对德国参与本土以外的任何军事行动,菲舍尔力排党内众议,说服了党内激进派同意联邦国防军到海外执行任务。

Claudia Roth auf dem Grünen-Parteitag in Wiesbaden
绿党双主席之一的女杰罗特图像来源: AP

2002的联邦大选,其结果可以说是绿党的出色的得票率挽救了红绿执政联盟,使得施罗德惊险过关,连任总理。大选的纲领表明,绿党已经从纲领上确认了1999年的科索沃行动和2001年国际反恐联盟行动,从而正式告别了极端的和平主义思想。2003年,绿党通过基层表决取消了议员不得党内任职的限制,绿党的新女杰、联邦议员克劳迪亚.罗特得以出任绿党主席。

第二次执政以来,社民党的支持率在各项民意调查中一路惨跌,而绿党则稳居10%以上,且在各级选举中全面开花,一路走高。卡尔-鲁道夫.寇尔特教授认为绿党还能释放更大的政治能量,并认为羽翼渐丰的绿党甚至可能会抛开社民党与联盟党结成联合执政的伙伴。这一趋势已经在一些地方选举上显露出来,例如在北威州就有一些市县政府是绿党与基民盟联合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