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韩国“克隆王”爆学术丑闻

2006年1月3日

韩国打假毫不留情,国家“生命科学之父”黄禹锡名望扫地,假克隆技术科研成果难治不治之症。

https://p.dw.com/p/7jmq
黄禹锡在韩国为之投入重金的干细胞实验室图像来源: dpa

2005年年中,世界科学界一度将钦羡的目光投向韩国生命科学家、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黄教授在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成功地以患者体细胞克隆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这意味着,医学专家将可能从病人如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细胞,克隆培植成干细胞组织,使受损的器官得以治疗。对饱受不治之症困扰的医学界,这不啻一则轰动新闻。

然而,2005年12月29日,首尔大学投出重磅炸弹。校方声明,黄禹锡教授及其科研队伍关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果纯属有意捏造。面对指责,黄禹锡部分地加以了解释。为此,首尔大学专门成立调查委员会。预计到下周,该事件可望得到定论。

至此,连带德国在内,干细胞研究界的形象俨然受损。在汉城自暴学术丑闻后,国际学术委员会陷于不知所措。该丑闻将对干细胞研究的声望造成什么影响?将来又该如何防范学术造假行为?

全球都来学术打假

德国科隆大学干细胞研究者约根.海舍勒〔Jürgen Hescheler〕教授认为,关键要找到该事件真正的形成原因。他指出,根源不仅在于黄禹锡个人,还在于学术界公布成果的方式。"像‘科学’或‘自然’这些权威刊物,对学者常常寄予厚望,期待着惊人的科研成果。这样,要使文章跻身此类刊物,学者的压力可想而知。此外,杂志发文章免不了求快。发给鉴定专家的草稿,才给最多14天的研读时间。专家略读一番,不过查考一下是否前后矛盾,而根本不可能进行更为明晰的评审。"

海舍勒教授主张,只有减缓评审程序,才能实现更为精细的鉴定。并且,可在专家评审文章时,对作者采取匿名,这样有利于避免专家不公平地评判和操纵结果。不过,这一切得等国际学术委员会收拾了残局再说。

丑闻是否给干细胞研究以挫折?

海舍勒教授的回答是,“继该事件后,回落当然存在。只能呼吁公众,理智地对待此事,别对所有学者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态度。要说挫折,具体而言,是人们对诊疗手段一两年内付诸医学临床实践的愿望落空了,显然不可能发展那么快。”

不久前,黄禹锡的“轰动性成功”还为德国干细胞研究者带来了一线曙光,学者希望德国在该领域严格的法律能因之有所通融。而现在,黄禹锡学术造假行为暴露后,是否全世界范围的干细胞研究都将一蹶不振?

“眼下还没法儿下结论,也许要等过些年了。不可否认,事件将留下难以治愈的重创。然而,人们也会从中有所得。我希望,韩国能认真调查此事,而不是以简短声明敷衍了事。查清真相,从积极的角度而言,对其他科研组织都是个前车之鉴。因为,所有的干细胞研究组织都承担着一样的重负和厚望。”

黄禹锡学术造假事件也许将作为近期最大的学术丑闻被“载入史册”,另一方面,更为谨慎的,而非一味求快的干细胞研究方式将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