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采访录:中国大学首次招生欧洲

2002年11月25日

近年来,德国和西方国家大学频频到中国参加教育展,招收中国学生。中国虽然几十年来也招收外国学生,但基本上都是学习汉学的。11月22日至23日,这在德中教育交流方面是个历史性的日子,中国20来个名牌大学携手在柏林举办了在欧洲的首次教育展。德国之声记者对此专程进行了采访。

https://p.dw.com/p/2sED
德国专家在中国讲课图像来源: GTZ

这个名为“2002中国校园”的教育展,虽然不能用“爆棚”来形容,但还真是挺热闹的。不断地有年轻德国人走进来,每个摊位上都有人询问。德国学术交流机构(DAAD)的摊位前始终排着队。据组织者之一-柏林的IFS国际学习公司总经理弗利姆特博士称,至23日中午,大约有二、三百名德国学生前来寻找他们的机会。

北大留学生办公室副主任林百学先生参加过在韩国、日本、东南亚举办的中国教育展。他说,跟那里的情况是不能比的,那里可以说一开门人就不停地往里涌。但大多数办展者还是满意的。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沈文忠副教授说:

“德国,甚至说欧美这块市场,跟韩日等市场不一样。欧洲到中国来的留学生很少,国家很多,但是一直人不多,总数在中国外国留学生中占的比例很少。这次办展,前来参加的人应该说比我们预想的多。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有八、九十个,近百个学生到我们的摊位来。”

对这个教育展感兴趣的德国学生可以说来自德国的每一个角落。记者看了一下来客登记册,仅23日上午登记的来客地址就有西面的亚琛,科隆,南面的斯图加特,艾尔朗根,西北面的汉堡,吕贝克,奥尔登堡,东面的罗斯托克,茨维考,弗莱贝格,耶拿等等。当然来自柏林和波茨坦的更多。

参展者们说,来的德国学生有不少是学汉学的,有不少汉语已经说得相当好,但也有很多不会汉语。至于选学的专业,则是什么都有,沈文忠教授说:

“其中比较多的一部分是来咨询学习汉语的,当然有长期的,有短期的,也有很多学生是来咨询各种各样专业的。从政治学,经济,还有法律,生物,MBA,管理,甚至还有咨询学习建筑学,医学,等等,各种各样都有。”

记者接触了8位来访者,其中有5位根本没有学过中文。有一个学生是学法律的,已经在中国学过一年,现在打算看看是否能到中国去读博士学位。还有一位来自德国东南部小城弗莱贝格大学的讲师,他说,他专程赶来,是为了看看能否为他的学生们提供一些机会。来自德国柏林南面的耶拿的学生卡琳说:

“我在耶拿的大学读书。我学的是政治学。我是通过度假认识了中国的。我在那里待了2个星期。那是太美好了。我们跟当地人有过很多的接触,这也唤醒了我的愿望,更好地认识这个国家,到那里去读书,也许也做个实习。所以我来到了这里,只是想看看,这里有哪些可能性,有哪些大学,他们提供些什么。是的,我想,重要的是先学语言。接下来我就要开始,然后在中国巩固。”

至于哪些大学来到了柏林,卡琳是不会失望的。中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北大、清华、复旦都来了,还有社科院研究生院,人大,上海交大,与德国历史渊源最深的同济大学。北京上海的大学最多,北京来了七个大学(不算中国社科院),上海来了五个大学。但内地的大学也有代表,比如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

作为中国贫穷的西部的唯一代表,山西大学引起了记者很大兴趣。令人惊讶的是,德国学生一般只是取走各大学的介绍资料和报名表,考虑后才作出决定,而山西大学却有两名学生当场报了名。据山西大学的代表张汾喜教授介绍,这两名学生是波茨坦大学的学生,他们打算先去学中文,然后学化学。这两个学生之所以选择山西大学,主要原因说是不愿跟其他外国学生混在一起。这两个学生并没有去过山西,但他们的一个朋友到过太原,把太原说得相当不错。张教授说,太原这些年的变化也很大,山西大学现在已有三十多名外国学生。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参展学校是北京体育大学。出乎意外的是,对这个大学感兴趣的德国人特别多。北京体育大学留学生办公室主任赵秀忠副教授说:

“我们体育大学是中国唯一的一所国立体育大学,中国最高的体育学府。建校到目前为止有近50年的历史。学校设立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已经培养了2000多名外国的长期留学生,10000多名短期生。”“我们对外教育的特色就是中国传统的体育,武术,武术有长拳,太级拳,还有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术,还有利用中医、按摩、针灸,帮助高级运动员训练,恢复,以及伤科,提供一个治疗、恢复的方法。这些项目都引起了外国朋友,特别是年轻人广泛的兴趣。所以我们这几天来柏林招生,有很多青年人来进行咨询,他们有意到我们体育大学学习。”“最近几年留学方面有一个倾向就是,欧美人在增加,特别是美国人,现在在我们学校在读的美国人就有20多个,法国德国也很多,他们练中国的功夫,练得如痴如醉,每天除了吃饭,休息,睡觉以外,就是在训练场,练武术,所以他们的进步也非常大。”

(请点击阅读下一页)

Bush in Peking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akes a drink of water between questions from student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Friday Feb. 22, 2002. The Chinese characters behind Bush refer to the school's motto of hard work and morality. (AP Photo/Greg Baker)图像来源: AP

(图:布什在清华大学)

柏林的这个活动引起了两国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参加这个活动的有中国大使马灿荣和教育参赞刘京辉,德国教育科研部国务秘书杜登豪森,柏林科研文化部长布里尔,柏林洪堡大学校长姆吕内克,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和DAAD等各方面的代表。

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国务秘书杜登豪森在23日的论坛上说:中国是德国最紧密的科学合作伙伴,没有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跟德国这样多的科研合作项目,同样,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科研伙伴。80年代初,中国的第一批学生来到德国,现在中国学生来得很多,这说明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对德国来说是“一大挑战”。一方面,德国带了很多Know-How到中国去,另一方面,德国要吸收全世界的学生,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德国企业也为他们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反复提出这个要求。但杜登豪森也感叹地说,现在在中国学习的德国学生太少了。

洪堡大学校长姆吕内克感到,德国培养的中国科学家还是太少了。他说,现在中国大学里的专家大多数毕业于美国大学,几乎没有德国大学毕业的,“我们错过了很多时机。”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到中国去学习的德国学生太少了。

至于到中国去学习的德国学生太少,杜登豪森和姆吕内克都认为,主要是因为语言方面的障碍。确实,学习中文对德国人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副主任林百学从另一角度谈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次来咨询的德国学生中,“希望外语授课的比较多。所以我们想,北京大学应该在英语授课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因为汉语对外国人来说学起来是比较难的。如果在外语授课方面有比较大的突破的话,对于吸收更多的欧美学生来北大留学,我想是很有好处的。”

中国参展者还提到了另一个原因:德国大学是免费的,而中国大学是收费的。每个中国大学都定有自己对外国留学生的收费标准。北大、清华、复旦、社科院等收费较高。以复旦大学为例,学习理科的大学学费是每年3200欧元,硕士生学费3700欧元,博士生学费4600欧元。学医学的博士生学费甚至高达每年6700欧元。山西大学的留学生学费就低得多,语言班每年是1400欧元,本科生1600欧元,硕士生2000欧元,博士生2400欧元。两个波茨坦的学生当场就报了名,可能跟学费也有点关系吧。

关于为什么想起办这个中国大学德国教育展,组织者之一-IFS国际学习协会总经理弗里穆特博士说:

“‘2002柏林中国校园’是在欧洲的第一个高校博览会。倡议来自中国高校,来自一个组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它类似于德国学术交流机构DAAD,是中国大学自己出资办的。目的是让世界看到(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有目的地针对德国大学生和科研人员。”

由于这样的活动是第一次在德国举办,可以说是缺乏经验,双方对对方都缺乏了解。弗里穆特博士上述讲话里就暴露了这个问题。他把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跟德国的DAAD相比。德国的DAAD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半官方机构,不仅不盈利,而且由它代表德国国家给德国和外国学生提供大量的奖学金。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只是中国近300个国家批准的留学中介机构之一,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且,许多在德国的学生对这个中介机构意见很大,认为他们收了很多钱,说是他们介绍的高中毕业生到德国后,学完语言肯定能上大学。结果这些学生根本没有资格读德国的大学。

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中国的参展者那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系主任李存光教授说,社科院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德国大学毕业的可以去读硕士学位,德国有硕士学位的可以去读博士学位。显然,中国做外国留学生工作的人多半根本不知道,德国大学毕业的就是硕士,而且也完全不知道德国的大学和高专(FH)之间的区别。

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副院长周景明副教授说,德国高中毕业的都可以去武汉大学读本科。什么是“德国高中”呢?是13年的Gymnasium,还是11或12年的Realschule呢?周教授说:我想,12年以上就可以。从这种情况看,德国实业中学(Realschule)的毕业生完全可以到中国去读书,也许主要学校(Hauptschule)9年毕业,再到企业或职业学校培训两年,也完全可能被中国大学接收。

由于中国前来德国读大学的越来越多,德国方面把中国学制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比如:在中国重点大学读过一个学期以上,普通大学读过三个学期以上的中国学生才可以直接进入德国大学;在中国普通大学或三年制大专读过一个学期的可以通过大学预科班进入德国大学;其它各种中国大学和高中毕业生没有资格等等。而中国方面对德国和世界各国来中国留学的学生的资格似乎根本就没有规定。

也许哪天为了面子的原因,或者说是“外交对等”,中国政府也会对德国学生作出相应的规定。但即使作出了规定,中国的大学也不一定都照办。首先,中国人是个灵活的民族,第二,中国已经把教育看成为赚钱,尤其是赚取外汇的金饭碗。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宣传,教育是一个新兴的重要产业。德国大学,尤其是那些艰难求生存的私立大学,他们也想赚钱。收费吸引外国留学生,对停滞的德国经济也有好处。可是德国政府规定得死死的,谁都别想越出雷池一步。从这点上看,中国已经比德国“资本主义”得多了。德国也许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禁止中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国家了。

离开柏林后,这些中国大学的代表将前往巴黎继续展出。参展者和组织者都说,他们相信,这样的活动,有了第一次,就会经常举办下去。当然要看实际成绩了。中国人是最讲实用性的。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