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目标与GDP的追逐游戏
2012年10月18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回落,创下3年半来的新低,也低于政府年初设定的全年增长7.5%目标。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今年1到9月中国GDP增长了7.7%,因此对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信心。据路透社报道,此次公布的第三季度工业生产、零售和投资等指数稍强于预期,或许预示经济回落已经触底。
经济增长目标有多大意义?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是全球关注的新闻,因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势头直接影响到许多工业国家的景气。而在中国国内,GDP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指标。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设定经济增长的目标"既有意义,又没有意义"。他指出,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是必要的。因为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的积累、政府的投资等等,通过达到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实现经济起飞。“但中国目前已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型,第二阶段就不一定要依靠政府的投资,可能只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等"。
因此这种情况下一味强调GDP增长速度,是一种片面的做法。况且对中国官方公布的GDP统计数据,一些专业人士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其中有水分。胡星斗甚至认为:"从很多数据看,中国的经济很可能已经硬着陆了。或者说很多指标都是负增长,比如说增值税、企业利润,还有一些大宗商品的进口,都是负增长。所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到底是多少,恐怕还很难说。即使是经理人采购指数,国内外的评估可能很不一样。"
汉堡东亚研究所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舒勒(Margot Schueller)博士也对德国之声表示,从目前数据看,今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都有明显下降,目前看来靠拉动内需还无法弥补外贸萎缩带来的损失。
GDP=就业=稳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一直将GDP增长的目标定在至少8%。理由是只有达到这个速度,才能保障就业市场吸纳足够的劳动力,以维持社会稳定。胡星斗指出,经济增长速度过低,可能导致更多人失业,但中国的GDP增幅对提高就业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大,因为中国GDP中的很多成分是不能提供就业的,比如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有关,与社会稳定有关,但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我们看到中国近10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但实际上社会不稳定的趋势反而越来越严重。"
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到达10%左右。2011年的增速为9.2%。今年第三季度增长7.4%,是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GDP增幅首次低于年度增长目标。就在最新经济数据公布前一天,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将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经济学者胡星斗对德国之声表示:"过去我们把经济增长看作是政府合法性的来源。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执政者就会得到人们的拥护。但现在来看,一个政府的合法性不应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而是主要取决于人民的授权,人民是否选择了你。有时经济发展了,但老百姓对很多社会现象并不满意,比如腐败、两极分化。"他认为一个社会是否稳定,除了与经济增长有关,还与官民之间的矛盾、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法制状况、制度的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症结在政治"
下个月,中共将举行举世瞩目的18大,开始最高领导层权力交接的进程。面对国内社会矛盾有增无减,经济增速放缓的势态,胡星斗认为,习近平为首的新一代领导人面临迫在眉睫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挑战的背后实际上是政治改革的挑战。因为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其实在政治。目前的特权垄断经济、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有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种种问题,根源都在于政治,在于政府权力过多介入市场,以及某些人享有种种特权,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胡星斗认为,新一代领导的当务之急是深化经济改革,而且"要通过政治改革来解决经济改革所面临的种种阻力,比如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
作者:叶宣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