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爱尔兰不仅是个加油站

2012年2月18日

习近平结束访美后,前往他此次出访的第二站-爱尔兰。德国之声采访了爱尔兰科尔克大学亚洲研究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欧布莱恩(David O’Brien)。

https://p.dw.com/p/1452a
习近平在艾奥瓦州图像来源: dapd

德国之声: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爱尔兰。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欧布莱恩:我想当人们听到习近平在访问美国和土耳其之外,还要访问爱尔兰的消息时,也许有些人感到很意外。这是习近平首次正式访问美国,因此被视为一次高级别的出访。习近平一共将在爱尔兰停留3天,对爱尔兰这样一个小国家来说,这是相当长的时间。我想,中国把爱尔兰视为欧洲的一个门户。有意思的一点是,爱尔兰是为数不多的对中国有贸易出超的国家之一。我想经贸是习近平此次访问的关键议题。此外或许还有一个情感上的因素: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曾参与建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爱尔兰的香浓(Shannon)自由贸易区为参考模式的。或许这也说明此次访问的主轴是经贸。

chi1702 Xi Irland - MP3-Mono

德国之声:您认为人们期待习近平对爱尔兰提供财政上的帮助。为什么这样说?

欧布莱恩:中国正在更多参与对欧盟国家的财政援助。我并不指望习近平访问期间中国会与爱尔兰签署任何这方面的双边协议。事实上,目前爱尔兰的经济虽然虽然有一些复苏的迹象,但还是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习近平的访问是很重要的。爱尔兰政府很清楚这次访问,以及继续在中国市场扩张的重要性。我想从爱尔兰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与中国扩大经贸关系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与今年10月将成为全球最有权势的人建立个人关系的机会。

德国之声:爱尔兰是习近平此次出访的唯一一个欧洲国家,这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欧布莱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习近平对爱尔兰的访问仅仅被看成是一次中途停转,只是个加油站。但我认为这里面有个人的渊源。他到爱尔兰来,是因为他的父亲为建设深圳特区付出过心血,此外我想习近平本人也对爱尔兰感兴趣。他和爱尔兰前总统麦克阿里斯在2008年上海世博会上有过一面之交,原本安排了45分钟的会面,但两个人最后谈了近两个小时。我想他对爱尔兰的关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德国之声:对习近平的访问,爱尔兰媒体表达了什么样的期待?

欧布莱恩:虽然任何一个关注中国、对中国感兴趣的人都听说过习近平这个名字,但在爱尔兰,人们对他还不是很了解。媒体也没有大量的报道,这同去年英国女王或奥巴马访问爱尔兰不能相比。但我相信,人们对爱尔兰和中国的双边关系,对两国贸易增长的潜力的关注在增加。一个被讨论的话题当然是,自尔兰政府是否会把一些敏感的争议问题提到桌面上来,比如人权、西藏、新疆和其他一些问题。爱尔兰媒体的报道显示,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人们觉得讨论这些问题的地方应该是欧盟。

德国之声:关于习近平的美国之行,此间的媒体有何反应?

欧布莱恩:今天的报纸对此有所报道。(习近平和奥巴马的会晤)从许多角度被看作是两个(未来)大国领导人的一次有益的会面。爱尔兰媒体的报道的聚焦点是,中美关系正经历一个个转型阶段,随着在澳大利亚设立新的军事基地,美国试图扩大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是美国在进入中国的势力范围。

采访:Phyllis Kuhn 翻译:叶宣

责编:邱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