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的成功秘诀
2012年7月1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随着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市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邮政DHL除了将于今年7月在上海启动一座物流中转枢纽以外,还准备将集团总部的董事会迁至上海办公一个月。德国之声就此专访了DHL董事长弗兰克·阿佩尔(Frank Appel)。(有少量删节)
德国之声:今年7月,DHL整个董事会将要移到上海办公。这肯定是一件既费力,又费钱的事情,DHL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作出这一决定的呢?
阿佩尔:作为企业经理,我担负着全球范围内的责任。当然也就会经常出差,也能够对拜访的国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多待一段时间,那我们会对中国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我总是这样问自己,到底中国是怎样的?我在这方面看了很多书,也经常去中国。但每次都是停留几天就又飞走了。如果我能在那里多停留一段时间,包括周末,那我们就会对中国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周末能和中国人一起出去购物,这将给我们留下更清晰的印象。这非常重要,如果你在全球范围内担负责任,就必须明白,当地的人到底在想什么?这不能通过上飞机、去酒店、坐飞机回来这样的旅行来实现。而应该花更长的时间,当然我们不是要在那里过日子,我们当然还是会住在酒店里。但如果你长时间的在一个国家停留的话,情况就会不一样。这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对于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未来还是如此。所以,我想尽可能的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发展的脉搏。所以我和董事会的同事们就想出了准备在中国待上一段时间的主意。
德国之声:也就是说这是您本人的主意?
阿佩尔:我也忘了这是我的主意,还是别人给我提的建议。另外一家德国企业,德国汉高的董事长也做过类似的决定,他也跟我说了一下。这不是我们的突发奇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和各方的同事也就此有过交流。当然,我也非常怀念过去的时光。跟我一起曾经工作过3年的一位得力助手是个上海人。他目前在中国负责公司一部分业务。他总是兴致勃勃的给我讲述他的故乡,引起了我的共鸣。所以,我们后来就有了长时间去中国的想法。
德国之声:对于DHL来说,中国有多重要?
阿佩尔:中国非常重要,我们目前在中国的营业额已经超过40亿欧元。在当地拥有超过20000名员工。中国业务凭借其43亿欧元的规模已经占DHL总体经营收入的十分之一。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对于我们的意义非凡。而且这种意义每年都有所增加,因为中国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通过并购,以及公司自身的努力在当地市场中占据了优势。我们1980年就进入了中国,已经活跃了很长的时间。我们的管理层完全都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在那里的发展状况非常好。因为我们通过雇用本地员工能很好的理解中国。
德国之声:说起中国市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内陆市场。另外一方面是国际贸易市场。对于DHL来说,这两方面的哪一部分更重要呢?
阿佩尔:我们参与的当然多数是贸易活动,虽然我们在中国也有业务,但主要还都是从境外到达中国或者从中国出境的物流业务。我们在中国也有仓储物流设施,为中国以及世界的国际大型企业服务。这其中有一些困难,我们想在中国从事更多的业务。但就像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政府也有许多监管措施,让我们无法从事一些业务。比如说,我们不能在中国提供包裹快递服务。所以,我们一年前决定退出这方面的业务。因为政策环境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非常想做这方面的业务,因为我们可以创造价值。能够在中国创造就业岗位,也就是说,我们不会抢别人的饭碗。能够向中国提供我们的专业服务。但是,中国的政策不允许我们在那里从事包裹或者文件的邮递业务。虽然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但这动摇不了我们继续在中国扩展业务的决心。
德国之声:DHL目前在中国的业务主要针对企业客户。在这方面,您认为DHL在中国的优势和劣势体现在哪里?
阿佩尔:我想我们最大优势就是长年的经验。我们在市场中的定位非常好,在文件和包裹进出境业务中占有最大的份额。在航空运输和海运方面也是如此。我们作为非本土公司,如今已经在仓储分配方面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所以今天的业绩非常好,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强调聘用清一色的中国人管理公司,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和语言。而这对于德国人或是美国人来说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些经理人员也都在其他地区的分公司工作过许多时间,他们能在欧洲或者亚洲地区积累经验。
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相信我们的优势是多年的经验、广泛的业务基础以及经验丰富的经理层,他们了解中国文化,能够将中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当然也不能忽略了我们的品牌效应。所以,我们也能够比较轻松的找到愿意为我们工作的员工。因为他们说,我愿意为一个红黄两色的企业工作。这两种颜色对于中国来说当然很重要,对于我们来说也起到了辅助作用。他们对我们的品牌非常认可。
德国之声:那DHL的劣势又体现在哪里呢?
阿佩尔:我认为,我们真的已经比较系统的克服了许多弱点。已经形成了一种平台,我现在不认为有什么因素能阻止我们继续发展。我们在中国的经理层和中国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品牌的知名度很高。这一切都让我们有可能继续系统的发展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并从中国巨大的发展动力中长期受益。
德国之声:您刚才也说到了DHL是一家红黄两色的公司。公司几年前曾经有一句广告词,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说"有谁能比我们更了解亚洲?"同时,有人提出批评说,DHL完全摸透了在中国生意的方式,和政府的关系发展的很好。在他们的眼中,这才是DHL今天为什么在中国如此成功的原因?对于您来说,这是DHL在中国成功的秘密所在吗?
阿佩尔:我认为,首先我们在中国做生意已经很长时间,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另外,无论哪一个企业在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都应该努力和决策层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德国或者美国也都是如此。企业必须明白政府是出于什么原因做出的决定,所以,跟非常有必要和政府搞好关系。能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会说当地语言的人一起合作。如果我作为德国人去法国,而且我的法语又说的不好,那我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法国政府为什么会做出某种决定。这其中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聘用法国当地的经理。所以,我们总是希望用当地人出任经理的职位。当然我们会在给予其重任之前培养他们。能够和他们用母语交流总是最好的,我认为我们在中国培养的良好关系不仅仅因为我们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我们与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这也跟我们的经理层会说中文有关,跟政府打交道的时候,不用翻译当然要好的多。德国之声的听众更应该能体会到这一点。当你不会说对方的语言时,有很多实质性的内容会流失。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和政府层保持良好关系的秘密。
德国之声: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方面,欧盟商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48%的在华欧洲企业考虑撤出部分业务。他们抱怨政府的准入和监管机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商机。DHL也属于抱怨的企业之一吗?
阿佩尔:就像我刚才说过的,我们当然希望能为中国的内陆市场做出贡献。我在面对中国政府时的一贯立场是,我们能创造就业,请允许我们提供专业的服务。物流基础建设发展的越好、越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我对中国内陆市场的管制措施深表遗憾,我们在这里确实错失了一些良机。但我们同时也在其他领域看到了许多机会。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因为我对这其中的细节了解不多。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的一贯立场是,贸易壁垒越少、管制条例越少、对生意来讲也就越好。生意越好、越多,那当地国家的人民也就能更好的从中受益。我们确实有许多不能涉足的领域,但这对我们长期的业务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有一天DHL能进入内陆物流市场,当然会非常高兴,所以在这里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相当巨大的。对于其他领域的企业来说,枉加评价可能是比较自大的。因为我不太了解他们所面对的规章制度。
德国之声:您以前也说过,中国是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主力。但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这辆快车的速度正逐渐放缓。你觉得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所蕴藏的最大风险在哪里?
阿佩尔:我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行。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过去几年相比有所放缓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数已经变得很大,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还是想在发展速度上和过去保持一致的话,那这只是就是相当大的一个绝对量。因为一个较小基数的10%可能比较大基数的5%要少许多。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仍会实现持续增长。我觉得,那里有足够的人,产生足够的需求。也有足够的人想要,或者已经进入中产阶级。这会产生巨大的需求,给中国带来持续性的发展契机,我对这一点毫不怀疑。如今一直存在的最大风险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如果这一情况持续下去的话,中国和西欧都会受到影响。因为中国没有太多的原材料资源,而我觉得这与下行的风险相比是对中国经济更大的威胁。而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现象了。
采访/编译:任琛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