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09 Export China
2009年3月18日问题并不在于人们是否在中国经商,而是方式方法的问题。德国驻上海工商会的负责人洛特甘尔表示,如何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是德国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中国?将中国作为采购市场,销售市场、还是生产基地,或者是这三者的结合?尤其在相继出台了不同的提振经济计划之后,德国企业有各种可能性,参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尽管世界经济陷入危机,中国仍希望今年能实现8%的经济增长。为此,中国政府出台了规模庞大的提振经济计划。北京领导人计划扩建基础设施、为出口商提供帮助、促进国内市场需求。自上一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现在,当全球经济蒙受打击时期,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亟待改变。美国居民目前需节省开支,这也使中国经济受到影响,因为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客户明显减少。
中国政府将为提振经济计划出资折合近4700亿欧元。洛特甘尔表示,德国企业也能从中获益。至少是那些能为中国企业提供必要高科技的德国企业,“尤其是所有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部门,比如道路建设、机场建设、以及轨道运输工具等等。医疗领域也是一样,此外还有环保、能源以及环保技术等在中国都很被看好。除此之外,还包括在生产流程中节省能源消耗的所有领域。”
风力发电领域在中国一直火红:在世界范围内,每三个新建的风车就有一个安装在了中国。而风力发电今后的增长前景仍然非常乐观,因为对中国西部地区来说,风力发电的潜力极大。截至2010年,中国计划将可再生能源比例在总供电量中提升至10%,在2015年前提高到15%。德国SSB集团的经理吉斯贝特·舒尔泽表示,在此领域,德国企业的技术在中国尤其被看好。SSB现在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青岛为风车轮翼生产驱动装置。
就订单而言,舒尔泽还是非常乐观的:“就我们获得的订单而言,我们非常满意。尽管如此,我们也能感到一系列风力发电项目迟迟难以上马的压力。我们估计,2009年将是不稳定的一年,但我们希望,2010年将实现预期的经济增长。”
与美国不同,中国不仅没有巨额外债,还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中国有能力进行投资。中国的对外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于倍寿(Hans-Christian Ueberschaer)就是从中获益者之一。于倍寿在北京有自己的事务所,还有一家咨询公司,“中国在世界各地开辟自己的能源市场,比如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在非洲、拉美和亚洲确保自己的金属原料供应等等。有关企业必须有能力,尽快找到自己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在这方面,我们能为中方提供帮助。”
但中国不仅在国外投资,也同时加大了在国内的投资力度,比如在研发新产品方面。为产品研发投资越多,就越难以容忍其产品在国内被抄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支持保护知识产权。于倍寿指出,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步还是很有限的,“我们知道,中国有现成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但只限于法律文件。中国这么大,对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很不健全。”
一旦保护知识产权的情况得到改善,也有助于为改善德中关系做出贡献。于倍寿指出,尽管各国间存有政治歧见,但危机使各国团结在了一起,“恰恰在危机时期,共同的利益把我们连在了一起,促使我们采取共同行动,极大巩固了我们彼此间的信任基础。”
在银行彼此不再借钱给对方的金融危机时期,在商业界,恢复彼此间的信任是当务之急。
作者:Nina Haase / 祝红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