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IT绿卡两年回顾

2002年8月2日

在2000年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Cebit)上,德国总理施罗德首次为德国绿卡软件人才引进计划亮出了信号。绿卡计划实行两年之后,到底有多少外国IT人才进入了德国软件公司?

https://p.dw.com/p/2Wms
来自蒙古乌兰巴托的计算机专家辛巴特展示德国IT绿卡图像来源: AP

虽然德国的绿卡是以美国为榜样,但是德国的绿卡是专门发放给特定的IT人才,并且是限定时间的,因此一开始就有很多人怀疑这一绿卡到底对外国的IT精英们有多大吸引力。当时,不少德国人也担心外国专业人才抢走德国人的饭碗,形成技术移民德国的潮流。

施罗德政府为绿卡鼓噪时,正是IT行业淘金热的高峰,新技术股在股市上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暴富的神话,大大小小的IT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数年轻人做起了靠风险投资发家的美梦。德国政府和经济界认为德国IT行业人才严重匮乏,如果不从国外引进人才,德国经济和技术必将落后于美国等国家,从而失去竞争能力。

不过,在绿卡计划实施不久,新技术股市催生的泡沫经济瞬间破裂,IT行业一落千丈,破产和裁员充斥着有关这一行业的新闻。

尽管如此,在绿卡实施两年之后,已经有12500名外国专业人才拿了绿卡在德国工作。德国政府认为绿卡计划是非常成功的,经济界对绿卡计划的评价也是正面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德国之声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位与绿卡计划有关的人士。

克雷鲁克是来自俄罗斯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两年前他本来想移民到美国,当时正好斯图加特一家通讯公司为他提供了一个高级职位,他就举家来到了德国。他对记者说:

“我不认为我在德国挣的多,美国的工资肯定比这里高,但这里对孩子的发展有利。我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朋友都说,那里的学校条件比德国差多了。”

这家斯图加特的通讯公司共提交了18个绿卡职位申请,由此招聘的人才来自印度、中国或者巴西。

亚琛的爱克斯孔软件公司的经理斯蒂普勒告诉德国之声记者说,多亏了绿卡计划该公司才得以生存。他的公司的第一个大项目是因为得到了一位印尼的计算机专家才得以实现。他说:“因为通过绿卡计划雇佣了这位印尼专家,公司才得以一炮打响,并开拓了新的业务和市场,我们公司现在雇佣了8个人。”

施罗德的绿卡计划本来要为德国网罗2万国外IT精英,但是实际引进的人数只有12500。IT行业的黄金时代暂时过去了,德国的IT行业协会Bitkom估计今年IT业将裁员28000人。但是,这一裁员风潮将不会危及那些顶尖的IT人才,至少该协会的普菲斯特先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每周平均仍然发放60到70个绿卡。普菲斯特先生说:“虽然行业不景气,但绿卡仍引起人们的兴趣,这说明德国的教育体系目前还不能提供足够的专业人才。”

一个名为D21的协会是300家德国企业联合创立的,其目的是促进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该协会认为,绿卡在将来还是有必要的。该协会说,绿卡计划引发了一项早就应该进行的关于德国IT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鉴于德国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只有一半能毕业拿到学位,D21和Bitkom协会呼吁计算机专业应该减少理论课内容,使课程内容更面向实际。Bitkom的普菲斯特说:“这需要经济界和高校更加密切地合作,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将更容易在经济界中立足,从而避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所面临的震荡。”

预计德国将来仍然需要从国外招募高素质人才。目前德国IT业有18000个专业职位空缺,而高校却只能输送7000个合适的毕业生,因此普菲斯特对把绿卡限制在5年这一做法持批评态度:

“对于一个胜任重要岗位或者已经有过这样工作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来说,如果让他5年后必须离开德国,他是不会愿意拿这个绿卡的。为了仅仅5年的时间,人们一般不会愿意让家庭离开他们熟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五年的时间限制必须要取消。”

到2003年1月1日,德国新的来民法将要生效,那时对专业人才的时间限制就要被取消了,但这一前提是反对党无法在联邦宪法法院胜诉,从而推翻这一新的来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