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希特勒也这样干过”

2002年9月21日

德国女司法部长格梅林一句可能的口误不但有可能断送了自己的仕途,搞得不好还会断送了社民党在最后一米大选冲刺中的微弱领先。为了平息白宫的愤怒,施罗德已经致函布什做出解释和道歉。

https://p.dw.com/p/2gm9
格梅林在柏林舌战群记图像来源: AP

如果不是因为格梅林、布什和希特勒这三个名字在大选前夕奇妙地被联系在了一起,大部分德国人都不知道德国南部著名大学城图平根地方小报叫做“施瓦本日报”。这家小报在星期四(9月19日)揭露说,司法部长格梅林女士在与施瓦本老家的工会干部们座谈时说,布什是在“用战争威胁来转移国内对政治问题的视线,希特勒当初也是这样做的 ”。

一言可以毁党

在大选的决赛中,有意也好,口误也好,任何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言论都可能被对手抓住拿来大做文章。“一言可以兴邦”,这一现象常常被认为是独裁体制的罪恶,而现在人们看到,在民主国家,“一言也可以毁党”。

昨晚联盟党柏林竞选闭幕集会上,总理候选人斯托伊贝尔简直是声泪俱下地控诉格梅林如何伤了美国朋友的心,并痛心疾首地要求“这个女人必须要引咎辞职”。在与社民党的竞选交锋中,斯托伊贝尔不厌其烦地强调美国对德国如何恩情深重,德国与美国的友谊如何神圣不可亵渎。

据报道说,美国总统布什对德国司法部长把他对伊拉克的政治策略同希特勒的做法相提并论感到很气愤。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对此表示了愤怒,国家安全顾问赖斯认为德美之间的气氛受到了“毒害”,两国关系目前有些让人不快,德国人“说了一些出格的话”。

越是临近大选,德国民意调查越是有力于执政的社民党,分析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施罗德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而反对党联盟党在伊拉克问题上态度含混矛盾,除了指责施罗德让美国朋友寒心外,提不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赢得民意。

挺住两天就是胜利

离大选还有两天,施罗德当然不会让自己阵营内的一次“意外事故”影响大选局势,他一面向“亲爱的乔治”致函道歉,一面急令格梅林“火速进京”,在柏林为抢大选新闻都红了眼的记者们“给个说法”。人们无从知道施罗德到底给了自己的高级内阁部长什么谕旨,但是可以预料,施罗德肯定是指示格梅林死活不认帐,咬牙挺住两天就是胜利,哪怕是大选后格梅林因为公开撒谎而落得个为世人不齿的下场。入了党,就要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自己的个人名誉。

果然,格梅林用了一个小时来为她的一句话做注解。她矢口否认说过任何错话,坚持说她没有把布什和希特勒相提并论。她说,她的话被那些没见过大世面的地方小报记者误解了,她非常看重德美友谊,绝不会把一个民主国家的总统与纳粹相提并论。她说这一风波是一次肮脏的选战诬陷,她绝对不会为此事而辞职。格梅林的立场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辞职,就意味着承认犯了错误;辞职,就会动摇社民党选民的信心。今年六月份时“图片报”发起的揭丑运动导致了国防部长沙平的辞职,那时社民党的选民支持率下降到了谷底。

德国政坛:纳粹总被拿来做比较

在德国政坛,因把纳粹拿来做比较而导致的政治风波屡见不鲜,仅举几例如下:

1986年,总理科尔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善于搞公关,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在这方面也是个专家;

1999年,巴伐利亚州经济部长魏斯豪伊在一次会谈中将政府的彻底退出核能计划与纳粹相比较,说当年希特勒也想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结果是12年后自己被解决了;

2001年2月,黑森州的自民党成员将绿党的外长菲舍尔比作是“新纳粹”;

2001年3月,绿党的环境部长特里汀说,基民盟的秃头总干事长迈耶尔不仅有新纳粹的思想,长得也跟“光头党”差不多;

2002年4月,北莱法州绿党州议会议员、叙利亚裔的卡尔斯利批评以色列使用的是纳粹方法。随后,他转而加入自民党,并得到该州自民党主席默勒曼庇护,掀起德国犹太人与自民党的“反犹”争端;

2002年5月,默勒曼批评德国犹太人中心理事会副主席、基民盟的弗里德曼狭隘、好斗,助长了德国的反犹情绪;默勒曼在随后的争端中还批评以色列沙龙政府推行战争政策;

2002年7月,基社盟要员格罗斯对记者说,社民党在大选前推出哈茨就业市场改革委员会,就象当年纳粹在失败前匆匆搞出R2导弹来挽救自己的命运;

2002年8月,前总理科尔在议会餐厅对小圈子里的人说,现议长蒂尔泽是纳粹时代议长戈林之后最糟糕的议长。这句话正好被临桌的两个“明镜周刊”记者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