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希拉克对华政策12年:政热经冷

采访:石涛2006年10月26日

法国总统希拉克本周三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他本次访华的主要议题将是中法贸易和文化交流,此外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也被列入会谈内容。尽管中方认为,希拉克访华将为未来的中法关系定下基调。但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中国问题专家白夏教授却认为,明年将结束总统任期的希拉克无法对以后的法国政府对华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希拉克12年任期内的对华政策至少在经济层面是失败的。

https://p.dw.com/p/9ILX
别了,希拉克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法国总统希拉克明年就将卸任,很多人认为他这次访华的政治意义并不大。您也这样认为吗?

白夏:希拉克总统非常重视中法关系,很愿意去中国访问。这次访问大概是想在卸任之前向中国再次表示,他非常重视两国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次访问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下一任法国总统不一定会追随希拉克的对华政策路线。

德国之声:相似的情况在德国也看到过。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同希拉克总统在外交方面的立场比较一致,德法在欧盟内部全力推动与中国发展更亲密关系。但是默克尔接任德国总理一职之后,对华的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样的情况会在法国发生吗?

白夏:这要看是谁最后赢得总统选举。从历史上来看,法国的右派跟中国的关系非常好,很少提人权问题和政治问题。但是1989年左派的密特朗总统上台以后,中法关系在政治方面没有以前那么密切。如果明年是左派候选人赢得选举的话,中法关系会发生些变化。但是会和德国的情况相反。德国的左派很重视中德关系,右派喜欢提人权问题。法国却是相反的。

德国之声:您和希拉克是校友。您能不能从校友的角度为希拉克任内的中法关系做一个点评。

白夏:希拉克以为自己比较了解中国文明和中国问题,所以他对中国领导人一直持有一种非常尊敬的态度,一般都不会批评中国领导人的做法。在政治上与中国的关系不错,但是法国并不一定就从中得到好处。例如,在美国决定用武力颠覆萨达姆政权的时候,法国带头反对伊拉克战争,同时希望能够得到中国的支持,事实上当时中国是比较低调的。政治上的友好关系也没能令法国经济在中国市场得益。12年来,法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比例没有提高,虽然法国也向中国出口客机,但是从整体的角度看,法国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是比较低的。所以友好的政治关系未必会带来密切的经济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拉克执政的12年是失败的。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