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四大行香港上市 交行民行打前站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6月9日

中国四大银行在香港上市,此事已经预告和议论了很长时间了。时至今天,终于要上了。然而那还不是四大行。6月底7月初,将是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去特别行政区探路。年底才轮到建设银行。

https://p.dw.com/p/6kml
中国建设银行图像来源: AP

在香港,或者说中国境外,这将是完全中国所属的银行的首次上市。如果上市成功,成果好,将成为中国国有金融体系改革的里程碑。这个银行体系至今被视为坏帐广积,腐败深植。

最重要的上市候车者是中国建设银行。这是中国所谓“四大行”里的一员。该行的上市时间定在年底。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先要拿两个小一点的银行来探路,而且这都是说话的事儿了:6月23日,中国第5大银行交通银行将在香港上市,7月初将是中国第一家私立银行民生银行。

据报导,中国四大银行的坏贷总额至少达1900亿美元。责任所在,除了高经营成本,差风险管理外,主要是政治上的干预。因为,政府把国有银行用作补贴工具,通过它们来维护那些气息奄奄的国有企业,保护社会安定。

尽管中国建设银行在过去几年来得到几次国家财政注射,但其3.7%的坏贷比例仍然远远劣于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们。内部改革至今也没有带来期望中的结果。建行总裁郭树清说他麾下的管理人员90%“不合格”。郭树清今年3月才登上总裁宝座,他接替的是因受贿丑闻而辞职的张恩照。中国权威媒体说:“情况不能再糟了。”

小一些的银行情况也只不过略好一些。主要股东为中国财政部的交通银行,去年有2350名员工由于违反贷款发放规定而受到惩罚。

已在上海股市上市的民生银行虽是私立银行,并被认为是中国管理最佳的银行,却也有问题:原计划去年上市的计划不得不推迟,因为传出了行长们为了争取尽快上市而伪造文件的事端。最近几个月又揭出了民生管理人员腐败的几起事件。最近一次是4月底在广东,民生的一名管理人员因骗取3000万欧元而被起诉。上海交通银行的分析师林援(音)说:“几乎所有中国银行都有这个问题。”

然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中国的银行不象它们的名声那么糟。中国高达9.5%的经济增长和超出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应该能够打消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金融体系崩溃的担忧。此外,中国的银行家们请国际上注意:2002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上市来成绩优秀,现在的股值高出上市值三分之二。

为了赢得股市的信任,不受小股民情绪波动的左右,中国这些银行着眼于争取国际投资机构的合作。中国的银行要从国际投资机构获得的不仅是资金,还包括管理技术。而国际大银行也表示了很大的迎合态度,他们愿意在中国投资。因为,对他们来说,参股是在中国市场上插足的唯一可能性。

三个银行的小资料:

交通银行:资本1220亿美元;赢利1.92亿;坏贷比例2.93%;香港上市时间6月23日;上市股值将在15至20亿美元之间;境外伙伴是汇丰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资本538亿美元;赢利2.46亿;坏贷比例1.03%;香港上市时间7月;上市股值8至9亿;境外伙伴是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Temasek Holdings)。

中国建设银行:资本4300亿美元;赢利5300万;坏贷比例3.7%;香港上市时间最早为2005年第4季度;上市股值未定;境外伙伴至今还没有。(平心综合报导)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