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后来居上的电子游戏产业

Rolf Wenkel2007年8月22日

伴随着游戏博览会(Games Convention)本周三在莱比锡的如期开幕,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以及汉诺威的展会同行不必再像往年一样露出同情的微笑。众所周知,游戏软件、游戏录像开发商已经走出了创业期举步维艰的市场窘境,销售过亿且发展迅猛。

https://p.dw.com/p/BWrK
超级玩家图像来源: AP

回顾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家史,计算机杂志“连接”的副主编Georg Schnurer娓娓道来:“第一批电脑游戏诞生于40年前,是一个名叫Ralph Baer的德国人在1967年发明的,外表好像一个棕色的盒子。到了1972年,Atari公司开发的一款著名的‘PONG’游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去年,Ralph Baer被美国总统布什授予国家科技奖章——可谓名至实归。当年,他所发明的采用模拟电路和电池驱动的网球游戏机为后来PONG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如今,全球电子游戏市场销售额已达190亿欧元,超过了电影产业。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这一数字到2008还将继续攀升,有望突破270亿欧元,从而迎头赶上老资格的音乐行业。

然而,究竟是谁带动了游戏产业的蒸蒸日上?是不断推陈出新、研制新一代游戏主机的硬件厂商?还是场景愈发精美、打斗愈发激烈的层出不穷的软件产品的开发商?或者是那些不断希望在游戏的幻想空间里体验更为真实画面的游戏玩家?

Georg Schnurer说:“我感觉,我们始终处于一场乒乓球赛中,双方不断地来回较量,互相影响。游戏开发商对硬件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今天硬件厂家研制一块新的显示卡,他们会同时提供一个游戏试玩版,以便显示这张显卡能够产生怎样漂亮的画面效果。而这会促使那些游戏开发商,把这些画面效果应用到自己的游戏中去。双方就象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究竟是谁推动了谁,现在已经说不清了。最终其实是我们大家通过付钱购买电脑和配件产品,推动了这整个产业。”

游戏业现在确实是一棵摇钱树。2004年,德国娱乐软件的销售额是13亿欧元,而相应的硬件,也就是电脑和游戏机销售额更是达到30亿欧元。这样德国也就成为了继英国之后欧洲第二大游戏市场。14岁到64岁的德国人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使用电脑,而玩电脑游戏是主要内容之一。就算那些不在电脑上玩游戏的人,也从快速的技术发展中受益。

“如果没有这些电脑游戏的话,今天我们肯定不能以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些能够进行三维加速和其他特殊效果的显卡,它们只会成为价格昂贵的特殊装备。” Georg Schnurer坦白道。除此之外,还要感谢另一对竞争者,索尼和微软。微软早就把电脑游戏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进行开发,并用自己的XBox游戏机与日本索尼的旗舰产品Playstation3进行对抗。

“索尼和微软的较量由来已久。老实说,双方的游戏机都是贴钱在卖。也就是说,这些游戏机的硬件再普通市场上是不可能以这个价格得到的。他们当然是希望通过销售游戏来把这些钱赚回来。这一代游戏机功能强劲,而且远远超出了单纯游戏机的范畴。PS3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人们可以用它播放蓝光DVD,也就是高清晰度的视频节目。还可以联网游戏,当然也可以用来浏览国际互联网。我可以把它完全当作一个家庭多媒体中心。如果人们允许的话,游戏机将越来越成为起居室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