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印总理访问中国将达到什么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22日

明天(6月22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将开始其6天的中国之行,先后到达北京、上海和洛阳三站。印度总理在整整十年后重新踏上中国土地,将能够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印中两国专家。

https://p.dw.com/p/3lmv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图像来源: AP

1998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印度核试验后写了一封信给克林顿总统,声明:印度需要核武器,不是因为巴基斯坦,而是由于中国的威胁。

瓦杰帕伊不相信中国。而中国领导人对印度政府首脑同样不信任。并非仅仅由于印度的核政策。中国同时怀着很大的担忧观察着印度加强与美国合作的努力。

此外,两国间的矛盾冲突也够多的了。几十年之久的边境争端:印度指责中国占领了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38000平方公里土地。北京则认为印度北部阿鲁纳沙尔普拉德施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中国。从80年代以来,两国就此举行定期谈判。德里著名的耶瓦哈尔拉尔涅鲁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阿尔卡.阿哈尔雅女士认为,这些谈判并非没有成果。

她说:“最近一段时间来我们看到,解决边境争端的程序获得了一种自身的活力。如果现在能够得到来自高层的推动,使之能够尽快达成某种解决,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导致相互间很大的反感。这个问题不解决,相互间的不信任就会一直存在。此外还有一个同样导致紧张的问题,即中国对巴基斯坦核计划的支持。”

换个角度看,中国一直在努力,使自己在印巴冲突中不至于单向地表现为巴基斯坦的盟友。当1999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军队在卡尔吉尔地区开火时,中国明显地保持了距离。中国社科院专家孙世海(音)表示,中国争取跟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说:“我认为,冷战结束后,中国对其南亚政策作了很大的修改。可以说,在冷战中中国更接近巴基斯坦。但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整个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很快就使自己的政策与之相适应。中国完全是把印度看成朋友的,而不是看成竞争对手或甚至是敌人。”

南亚问题专家孙先生指出了加强合作的道路:“印度和中国之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缺乏相互间的信任。我相信,通过高层政治家的互访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和印度不再是对对方的威胁。双方在许多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重要的共同点比如存在于恐怖主义这个题目上,存在于领土的不可侵犯方面和国家的统一方面。”

本周人们甚至开始听到一种猜测,说印度和中国将跟俄国一起构成反对美国在亚洲的霸权主义的三角联盟。阿尔卡.阿哈尔雅女士认为这完全是不现实的:“这三个国家,中国,印度和俄国全都有他们跟美国一起寻求的各自的利益。他们目前都将此放在首要位置。关于如何共同对抗美国,这不是这三个国家目前会提出的问题。”

因此,瓦杰帕伊的中国之行其实只能在相互理解方面迈出一些小步子。宗旨可能就是减少不信任,建设贸易关系。

在经济领域,印度许多人把中国看成是竞争对手,而不是伙伴。人们愤愤地看到,中国比印度吸引的外资要多得多。孙世海则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印度内部的因素:

“首先是印度的政策,是给予投资者的条件,这些东西使印度的吸引力弱于中国。两国间的竞争并不构成问题。此外,印度和中国也相互投资。这种投资规模虽然还很小,但两国对此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在这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双边贸易发展得是多么的快。去年贸易额几乎达到了50亿美元。”

在瓦杰帕伊的代表团里,印度经济界代表众多。尤其是印度威震全世界的IT行业更是在中国看到很大的机会。

(托马斯.柏尔特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