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环保措施力度有多大?
2011年3月3日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人大会议召开前夕,中国环境保护部长周生贤发出了不同寻常的警告。他在本周一环保部网站发表的文章中称:"资源的衰减、退化、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严重障碍"。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计划中,将包括更多控制环境污染和推动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的规划措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将减排放到了环保政策的首要位置。中国政府已经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到45%,并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15%。 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的气候与能源项目负责人杨爱伦指出,这一目标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高,"我会更加关注具体的措施,这比大的目标更重要"。
减排目标与排放权交易
中国总理温家宝不久前曾表示,中国将在下一个五年当中将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6%-17%。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阐明新五年规划的能源和减排目标。但这甚至低于此前所称的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7.3%的规划,该数字是去年国家能源局官员透露的。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指出,如果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幅度低于17%,几乎等于任其继续发展,"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一场博弈,如果北京采纳16%的目标,就会丧失威信,印证了'政令不出中南海'的说法。"
分析人士认为,政府有意抑制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引入市场机制,即实行排放指标交易制度。有多个省份已经计划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地方媒体报道称,中国有可能为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耗总量制定上限,并推出相关政策将煤炭生产量限制在3.6-3.8亿吨。经济发达的广东等省份可能制定自己的能源消耗上限,以推动排放指标交易。但北京的官员否认了上述说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郑爽表示,"并没有这样的计划",但他补充说,一些学者曾建议政府为化石能源的消耗制定上限,但不是对能源消耗总量,"这样更加现实,因为这会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水电不是可再生能源"
致力于实现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可能成为中国水电建设的新动力。新的能源五年规划有可能支持引起争议的大型水电站项目,如怒江大坝。非政府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型水电站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此巨大,已经不能被称为可再生能源。"他还补充说:"2004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水力发电装机容量的世界第一,按现在的计划,到2020年这一能力将是2004年的3倍。这意味着,中国的许多河流里将不再有流动的水。"
据官方统计,2009年中国较大的河流湖泊中,20%的水质已经被污染到不适于农田灌溉的程度。环保部长周生贤表示,政府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重要流域的工业排放和重金属污染在2007年的基础上减少15%。马军指出,对排污企业的监控十分重要,但目前这方面仍缺乏透明度,他认为公众的监督能够督促企业主动努力减排。
来源:路透社 编译:叶宣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