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人肉盾牌”鸟兽散

2003年3月21日

理想主义者的理想落了空。什么都阻挡不了巡航导弹,更何况是不堪一击的“人肉盾牌”。由世界各国和平人士组成的、发誓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伊拉克人民的“人肉盾牌”在第一声炮火响起之前就已做鸟兽散,被讥笑为打着和平旗号的游客,或者萨达姆支持者。

https://p.dw.com/p/3PkS
曾经众志成城的“人肉盾牌”图像来源: AP

在叙利亚,很多前往巴格达的历险者确实是去旅游,其中有很多是原本在当地学习阿拉伯语的大学生。他们受到大马士革(Damaskus)伊拉克大使馆的邀请,去伊拉克待上一段时间。能够重新回到安全地带,大多数人都感到高兴,但也有人自认为是背叛。他们都为仍旧留守在伊拉克的反战义士、旧日相识感到忧虑。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几位曾充当"人肉盾牌”的大学生。

24岁的史蒂芬在大马士革学习伊斯兰学,他的寓所就在离伊拉克使馆相隔不过五分钟路程的地方。当他在三周前听说,伊拉克的签证是如何容易得到时,他一秒钟都没犹豫就冲到了使馆的大白房子里。因为伊拉克一直是一个令他感兴趣的国度。

史蒂芬对记者说,“申请手续非常容易:填表,呈报包括祖父姓名在内的个人资料,以及去伊拉克的原因:愿作"人肉盾牌”捍卫和平,或者反对战争。一刻钟之内我就得到了签证。”

签证费一分不收,友好的签证官还表示,他和他的同伴都是伊拉克政府的朋友。事实上:在巴格达已经有人在恭候这些学生的光临。他们同反战义士一起住在豪华饭店里,免费享受一日三餐及外出观光的安排。

女大学生伯尔特说:“这种盛情款待让我很不自在,所以我们很快从饭店里搬了出来。然后我们说,我们要自己买吃的,这可让伊拉克人吃了一惊。其实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谁也说不清好客是种什么概念。虽然我们自己买了东西,伊拉克人还是会把冰箱塞得满满的。“

伯尔特和史蒂芬马上就到一个炼油厂地区安营扎寨。那里曾经于1991年遭到过轰炸,现在又将成为攻击目标。附近的居民是2700名工人及其家属,有一家医院、一所学校、一所幼儿园需要保护。在那里这两名德国人遇到了来自意大利的大学生安东尼。

安东尼说:“我们确实是被伊拉克政府利用了,但是除此之外别无它法。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没有自由、信息蔽塞的国家。可是我们要保护的不是萨达姆-侯赛因,而是伊拉克的人民。现在不是讨论萨达姆-侯赛因的时候。”

安东尼整天都和伊拉克的孩子们踢足球,或者和工人们聊天。伯尔特和史蒂芬则参加巴格达市中心的反战活动。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所到之处总能受到伊拉克人的欢迎和称赞。虽然如此,伯尔特开始感到前途未卜、命运莫测。

她说:“有传闻说,伊拉克可能会封锁边境,不让“人肉盾牌”出境。还有人提醒说,记者们都预订了出租车,以备不测。一旦打起仗来,出租车的价格肯定飞涨,我们也许付不起回程的旅费了。”

安东尼认为这不过是有人蓄意制造混乱,肆意散布的谣言而已。可是两个德国人越来越紧张不安。一周之后,他们提前结束伊拉克之行,乘出租车回到了大马士革。

史蒂芬说:“为了加快边防检查速度,出租车司机对边防警察说,我们守卫过总统府。这可帮了大忙。一出边境,我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终于安全返回了。”

现在,史蒂芬又回到了他的阿拉伯书籍中间。在安全地带,他一直在跟踪阿拉伯语的“半岛”电视台和CNN电台的报导,观察事态的发展。他忘不掉炼油厂的那些孩子们,这令他无比难受。但是能做的他都做了,他不后悔。

这位来自柏林的大学生说:“我们这些人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会在适当的时候撤回。因为我们说过,目的是阻止战争。既然没能实现,再待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我们并非铜墙铁壁,炸弹掉下来也挡不住。一方面,我为自己的退出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我不会忘记继续留守在伊拉克的伙伴们,并衷心祝愿他们好运气。”

究竟有多少和平勇士仍然固守在巴格达,这三位大学生自己也说不清楚。安东尼和其中的一些人仍通过电子邮件保持着联系。这个25岁的意大利年轻人惊叹他们的勇气,并感觉自己背叛了理想。

史蒂芬却不这样看: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曾经守护过巴格达,就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即使他在开战之前又撤离了这个地方。因为我们的参与,现在反战又有了一种新的形式:不再是坐在家里抗议,而是亲临现场,阻止战争爆发。

史蒂芬说,“我曾想到过:如果真有成千上万的人开赴巴格达,事态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怀着一种微弱的希望,这大概是一种新的抗议暴力的形式。毕竟,在以前的斗争里,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奔赴现场。虽然这次并没有成功,但下次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