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堵塞的出路
2013年9月2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自由迁徙是一项人权,而迁徙和交通完全不同”,德雷斯顿工业技术大学的交通生态学家乌多·贝克尔(Udo Becker)说。虽然“流动性”没有出现在联合国人权宣言里,但是一项权利可以通过其它基本权利被派生出来。“流动性意味着,人们如何去看医生、去餐厅、去政府机关、去看电影、去拜访朋友、去大学或学校的”贝克尔说。
关于如何最好地安排这种流动性,有很多的讨论。很明显的是,今天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城市面临交通的困境。通勤一族在上班的路上陷在堵车中,因为高峰期的道路不能容纳巨大的交通容量。转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常常得花更多的时间,因为它们的协调有时很差,或者不够可靠。在路途较短的情况下骑自行车,也不是一个适合于所有人的选择:谁想一大早大汗淋漓,或者浑身被雨淋的湿透出现在办公室?
噪音、灰尘和温室气体
汽车在城市里带来很大的交通问题。除了持续拥堵,居民还必须忍受噪音和污染-----此外还有破坏气候的温室气体。“如果有人想在下午时分,开着自己的越野车,进市中心并找个停车位,喝杯咖啡----这根本就不合时宜了”,交通生态学家贝克尔说。
但是,会有怎样的解决方案呢?德国的许多城市在过去几年实行“环境保护区域”,将那些会带来很多污垢的车辆限制在这一区域外。但是空气的污染并没有因此得到较大的改善,因为这种方式只使一小部分、尤其是旧的车辆被排除在外。车辆的燃料消耗仍然没有被考虑进来。
按照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学的交通专家米歇尔·施伦贝格(Michael Schreckenberg)的看法,收取城市交通堵塞费也不会十分有效:“我不认为城市交通堵塞费是一个有效的调节城市内交通的做法。在一定时间内这种方式会有效,就像人们在圣保罗看到的,但之后这种效果就没了。之后的增长又使情况回到老样子。”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鼓励人们使用其它替代的交通工具。
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和火车?
在国外,部分地方已经先行一步:从年初以来,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向市民提供完全免费的巴士和火车。初步的调查显示,该城市的汽车交通因此下降了15%左右。在美国的波特兰,自1975年以来就存在这样的项目 - 不过去年不得不停止,因为城市无法再为这项高支出“买单”。
在德国,虽然有公共交通补贴,但根据一项研究,票价在最近几年来升高了如此之多,甚至超过开汽车的费用。海盗党呼吁免费提供公共交通。然而,由于大部分城市和直辖市都负债累累,问题也是“谁可以承担此项费用”?
“缩建”,而非扩建
像德国东部的许多城市一样,开姆尼茨市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必须与人口的大幅下降斗争。因此,这里出现了一个和快速增长地区完全不同的问题。和扩建道路网络相反,这里考虑的更多是“缩建”:“我们这里没有像其他城市那样的问题,我们这里不会持续不断地塞车,这种情况在开姆尼茨不存在”,城市管理部门的皮娅·萨克斯(Pia Sachs)说。“我们这里更多在考虑,把街道收窄,使市区部分更紧凑。”目标是:使市区部分成为更有活力的生活空间。
在主题活动“欧盟流动周”期间,开姆尼茨市尝试通过所谓的“开姆尼茨模式”,拉近居民和城市周边地区的距离。交通公司通过连接有轨电车和火车轨道,使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交通不再需要转车。有轨电车可以经由火车轨道直接进出城市。通过对车辆和站台的大规模的无障碍设计,几乎在所有的车站,人们都可以在和地面相同的高度上车下车。藉此,该地区的老年人换乘铁轨也方便了。
但是,运输经济学家贝克尔呼吁进行一个彻底的反思,他说:“我们总是希望,交通能够便宜、快捷。我们却忘记了,由于我们让使用交通工具变得更有吸引力,也在社会层面带来一些后果。”比如,发达的交通导致街角的小商铺无人问津,而大型的超市却有很多顾客驱车光顾。这一现象的后果之一就是“小商铺关门,人们更加要被迫去大型超市购物----实际上是形成了必须使用交通工具的怪圈。”
作者:Marcus Lütticke 编译:简如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