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服装冲击世界,配额封堵不是办法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5月20日

虽然中国纺织出口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来自中国的服装已经大有洪水淹没世界市场之势。美国和土耳其希望继续通过配额制度限制中国纺织品,而德国人则认为中国也为其它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提供了巨大市场,而且在中国已经成为世贸成员的前提下,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潮宜疏不宜堵。

https://p.dw.com/p/54H8
中国的纺织女工:不只织下了半边天图像来源: AP

提起中国的纺织品,国际纺织品与时装业业内人士感受十分复杂。一方面,中国本身就是个有着巨大商机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纺织业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其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能把其它国家的竞争对手冲击得七零八落。为了阻挠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品市场上的超级大国,美国和土耳其这两个纺织品生产大国正在动员其它国家联合起来“围剿”中国,企图把世贸组织规定的2005年1月应该取消的对中国纺织品德配额制度再延长三年。

但是,按照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美国和土耳其的这一企图只能是一厢情愿。大约10年前,世贸组织就达成了“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决定取消配额制度,世界上重要的纺织品进出口国家都在这一协定上签了字。改变这一协定需要有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一致通过,而中国已经是世贸组织成员,决不会作茧自缚,同意更改这一协定。另外,延长配额制度除了法律上行不通,在政治上也不大现实。

有来有往,德国服装业也从中国受益

德国纺织业与时装业协会主席约瑟夫.贝克曼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德国纺织业的重要伙伴,是德国纺织业在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德国该行业的出口以亚洲地区增长最快;中国为面向出口的德国纺织业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机会,这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如此。

贝克曼认为,面对中国纺织品的冲击,封堵不是办法,而是要通过其它办法来使中国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走上正轨,使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都从中获利。贝克曼说,一方面,应该避免过剩的中国纺织品冲垮世界市场的秩序,一方面要防止贸易壁垒措施走上恶性循环的怪圈,否则德国也将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中国对来自德国的技术专用纺织品和高级时装需求很大,德国纺织业与时装业协会为此专门在上海开设了代表处。

贝克曼指出,中国方面也已经认识到传统纺织品大国对中国的恐惧与担忧,这在德中专业人士的对话中有明显表现。德国纺织业与时装业协会与中国对等机构的人士有过多次会谈,特别是今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全球纺织品经济论坛”上,德方人士向中国同行讲解了中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出口上采取“自我限制”措施、从而避免世界纺织品市场失衡的必要性。贝克曼说,根据他的印象,中国方面非常理解这一意见,态度也很现实。因此,德中双方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政治上可行的办法,这将有助于巩固扩大“双赢”的贸易关系。